“陸總,我可是聽說您為了安排陸氏這個牌子的順利入駐,還搭建了獨屬於咱們陸氏的物流通道?”
見陸凡點了點頭,周煥平息了下鼓點似得心跳,繼續說道:
“從前我在廣源商超待的時間也不短了,很是清楚我們這個商超行業,是怎麼運營的。”
“正是因為清楚,也就最能輕易的看到這個行業是如何的腐敗墮落的。”
說著,他還舉了幾個例子。
就如同陸凡收購的廣源商超。
還有陸凡收歸旗下的,南山市其中一家小型的超市連鎖,也是因為貪腐的問題而差點兒被會計給算計了的。
對於會計的能量,陸凡可是清楚的很。
工業園區那家瀕臨倒閉的翔宇印刷廠,不就是因為廠長跟會計齊齊跑路了么。
見陸凡表示明白,周煥喘了口氣,表達了自己的憂慮:
“您剛剛說的計劃,其實沒什麼問題,如果您有信心的話。”
“但是這其中還是有不少隱患的,就比如商業版圖的快速擴大,那們庫管與倉儲人員的篩檢很可能就追不上了。”
“到時候物流又快,人員又雜,每天的流水運營更是不少。”
“萬一監察部門與庫房倉儲,甚至是會計店長級別的溝壑一氣呢,欺上瞞下的做了花賬呢?”
“這可是短時間內排查不出來的,不到年底大排查,他們就能把賬面完全的抹平了。”
陸凡之前對這種連鎖超市的經營其實並不算多麼的了解。
不過在收購了之後,對於這其中的亂象以及虧空問題,也算清楚了些戒。
就好比之前在國內很火的大型連鎖超市某家樂,本來是家資質不錯的外資企業。
可各地分店虧空嚴重,上行下效造成的管好理亂象也令得這家外資企業資不抵債。
最終還是被國內的其他機構收購,但依舊未改從前的經營模式與管理,死的就更徹底了。
連收購它的企業也造成了高達五十多億的虧損,幾乎被某家樂一起拖入深淵。
陸凡聽了周煥反應的問題,知道他說的很對:“還是要鼓勵員工們互相監督。”
說到這個,周煥也很為難:
“是這樣的陸總,百悅雖然是今天才開業,但各處的員工其實都還在滿負荷的運轉。”
“人手緊張並不很夠,這還沒算病假事假的特殊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