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趙錦兒的手裡,又有了二十萬兩。
進宮與慕懿商議過後,他們決定將醫堂的規模再擴大一番,順便把藥廬搬到醫堂來,讓藥廬和醫堂合二為一。
畢竟醫藥不分家,擅醫者必須也得擅藥。
醫術需要實踐,趙錦兒年紀到底輕,跟鬼醫相比,還差了很遠。
但炮製藥品更需要的是感悟和天賦,以及一副耐得住寂寞、願意潛心研究的性子,趙錦兒天生是個很沉得住氣的人,所以她在炮製藥品上的造詣,如天選之子般,幾乎要趕超鬼醫了。
與幾科的大大夫聚在一起一商量,大家都建議趙錦兒再開一門專門講藥學的課程,藥廬搬過來,有利於讓孩子們親自實踐,做出來的藥丸,也能順勢銷售出去,補貼醫堂的開銷。
新的輿圖,也是工部尚書龔哲,親自帶屬下畫的,趙錦兒此刻正在給根據醫堂的需求,看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湯大夫看到她的第一眼,就愣住了。
揉揉眼睛,又看兩眼,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小聲地跟身旁帶路的人問道,“哪兩位是山長和副山長,那位姑娘,又是醫堂的什麼人?”
“那可不是姑娘,那是當朝太子太傅的夫人,更是皇上親封的一品醫女,也是我們醫堂的山長。”
湯大夫的嘴巴,張得能塞下一個雞蛋那麼大。
領路的小夥子已經走過去稟報,“趙山長,花山長,來了個大夫,泉州人士,想留在醫堂任教。”
聽到泉州來的,趙錦兒便抬起頭,朝湯大夫看過來。
隻一眼,她就認出了湯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