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鄉音(1 / 2)

王府逃生記 暖荷 3282 字 4天前

第75章 鄉音

時候已是進了臘月,眼見着便快要過年了,府裡頭手巧的媳婦亦剪了不少窗花,把那精巧新鮮的窗花送了不少進來,讓鴛兒挑着、瞧着,看見喜歡的便留下,回頭讓小丫頭三十那日貼上,算是解悶的個玩意兒。

府裡頭一早備上了煙花炮竹,更是請了戲班子預備府裡頭唱戲用的。

“要進人手?”王爺獨坐在書桌後頭,聽着趙平安的話。

“是了。”趙平安忙點頭道,“園子裡頭原本人手就少些,只因平素用的地方少這些年才一直將就着,咱們府里人手本就不多,沒什麼家生子。再一個這回北上,那些原來府里不大牢靠的也就趁機清了,現下,卻是不大夠用的了。”

王爺眉頭微皺了皺,道:“當緊的有哪幾處?”

趙平安忙道:“一是回頭小主子處,至少要兩大丫頭、粗使婆子、小丫頭子,旁的奶媽、嬤嬤都是府里原有的。再一個,便是園子裡頭的農趣院、染秋院兩處,等開了春了必是要用的,少不得一些粗使的丫頭聽使喚,旁處到還好說。”

“缺丫頭?”王爺眉頭微挑,向趙平安瞧去,“上回那事可細查了?”

趙平安見問,忙上前一步,低聲道:“已查了,這會子因着南面大亂闔府北上的、投奔親戚的皆有不少,鄉里便有如此幾家……爺,可要特意避開這幾家?”

王爺搖頭道:“不必,若有求的緊的,使錢打點的應下便是,只記清是那幾家便好,問清來路,着人去查便是。一計不成必生一計,斷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不如把人架到眼前瞧着明白!”

趙平安聽着,心裡一凜,忙應了聲“是”。

“要買些小丫頭調教戲班子?”鴛兒納悶的瞧着王爺,怎的想要在府里買小戲子養着了?這不同那紅樓裡頭的賈府似的了么?自家雖還算有錢,可又沒什麼人口,哪裡便值得特特養些小戲子了?

王爺只靠在床邊兒,打背後環着她的腰,一手拉着她那手,軟綿綿的,不住揉捏着,頭貼在她頭邊兒柔聲道:“怕你在家裡憋悶,給你養些,想聽戲時隨時可叫來讓她們唱上幾句,可不解悶?”

鴛兒笑着掩了口:“快算了吧,我又不是那老封君,那戲文也聽不大懂,還不如尋些個話本遊記的,得了閑了你念給我聽着。再說,真養些小戲子,若是回頭有了孩子,只怕他們總往那處跑,倒不好教養。”

這事兒本是趙平安提的,說是家裡養着比到時請外頭的戲班子便宜些,可又怕混進來些不幹凈的人。王爺聽了,心中亦是如此想着,便想先聽聽自家這丫頭的意思,見她果然省事得如此,安心之餘,心中多有愧疚。

“可到底委屈了你些,只得在年、節、生日之時才得請來……”

鴛兒只靠着他胸口,擡手數着:“每年光節有多少?再加上你我生日,將來等肚子里這小東西爬出來后不又有了?回頭容嬤嬤生日也可請着……這一年不得有小十回了?莫非還不夠聽?等將來有了孩子,若他們喜歡,倒可請個會彈琴的師傅教着,不又多得了些動靜?”

若說娛樂,古人的本就不比前世的少許多,更因着沒有電腦電視這類東西,自要在旁處想轍。家裡頭又有那麽個大園子,再等肚子裡頭的爬出來,只怕自己想閑也閑不得了。

王爺聽着,不再作聲,只點了點頭。既然她不要,那便省了這番事宜,只在新晉下人中仔細查看着便好。

眼瞧着正月將至,孫府上下忙成一團。雖說略缺些人手,可這年到底是在府裡頭過的,不用進園子。離府上主母生產還有數個月的功夫,等着過了這年,開春再進人自也無妨。

家中備着那一堆堆的炮竹煙花,只在單另一處院子裡頭鎖着,萬不能濺着火星,又特派了幾人輪番看着,不許下頭小廝們偷着玩兒。府裡頭處處裝點着冰燈絹花兒,竟比當初鴛兒在宮裡頭瞧着的手藝不相上下。

先是小年兒、後到除夕,闔府上下叩拜主子主母,受了禮,發了賞錢,外頭的煙花炮竹便響了起來。

雖知鴛兒不大怕這炮竹聲,可王爺到底不敢讓她靠得近了。早些年前放炮時還曾親點過,如今為了照應自家妻子,王爺便不肯離身,只扶着鴛兒,遠遠的看了些炮仗,又回了院兒中,看着小丫頭子頭點着那各色焰火,並外頭遠處放的大個兒煙花。

這秋河鄉中,平素年節雖有放炮仗的習俗,可哪裡見過這般大個的煙花?往年放炮時,雖說亦是孫府放的多些,可到底沒今年的熱鬧,再加上那同時打南邊兒北遷來的人家,這鄉裡頭倒是格外熱鬧。

不少人家都站在自家院子裡頭、路上邊兒,只瞧着孫家的那焰火,一個個臉上映得通紅。

“聽說孫府要進些丫頭呢。”

“這可是好事兒!不知可要同鄉裡頭的?若是能簽個活契,讓我家大丫進去做上幾年,體體面面的放出來,自有人上門求着娶走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