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太子出事。...)(1 / 2)

太子失憶后 霧矢翊 4747 字 4天前

第132章 太子出事。...)

被冊封為郡主后, 溫如水按規矩進宮謝恩。

齊老夫人陪着外孫女一起進宮。

溫如水先去勤政殿謝恩,昭元帝接見了她,說了幾句勉勵的話,便讓人帶她去慈寧宮拜見太后。

慈寧宮裡的人不少, 康平長公主母女倆、樂平長公主、太子妃、二皇子妃以及后妃們都在這裡, 顯然是特地過來見剛被冊封的福寧郡主的。

齊老夫人和溫如水跟着引路的宮人進來, 看到這一幕, 溫如水心裡又有些怯, 幸好太子妃也在,看到她鎮定的模樣, 讓她多少有些勇氣。

溫如水按照鎮北侯府里的教養嬤嬤教的, 以郡主之禮, 規規矩矩地向太后請安, 然後又與殿內的其他人見禮。

太后笑着給福寧郡主和齊老夫人賜坐,打量一身郡主品級禮服的溫如水,點頭道:“不錯,咱們福寧也是個俊俏的孩子。”她朝坐在一旁的齊老夫人道,“你也是個會教孩子的, 瞧你教出來的孩子,個個都是好的。”

齊老夫人忙回道:“太後娘娘謬讚, 其實是她自己爭氣, 臣婦也沒能教她什麼, 多虧皇上和太後娘娘賞識她。”

她心裡其實十分高興。

原本外孫女要跟着太子妃拋頭露面做生意之事, 她是十分憂心的,擔心她的名聲, 也擔心她以後真的嫁不出去,將來年紀大時怎麼辦?

可外孫女已經鐵了心要這麼做, 她能怎麼辦?

齊老夫人也不是那種專、制的大家長,小女兒和外孫女都是命苦的,她對不住她們母女倆,加上外孫女這身份確實也找不到更好的親事,最後只能遂了她的意。

她以為至少在這幾年內,沒有打拚出一番事業之前,外孫女的處境會比較艱難。

哪知道一夕之間,外孫女突然被冊封為郡主。

外孫女和太子妃一起發現兩種高產又好吃的糧食,還將它們種出來……

不說外人懵逼,齊老夫人和麗貴妃也是懵的。

這事之前沒有透露出一絲風聲,她們都只知道溫如水和太子妃合夥做生意,整天往外跑,看着就像太子妃帶壞了她――怨是不敢怨的,太子妃雖然讓她做出這等離經叛道的選擇,可太子妃似乎也在護着她。

哪想她還能跟着太子妃折騰出高產糧食,還被皇上在朝堂上點名表揚,冊封為郡主。

總之,幾個月前,齊老夫人從來沒想過這個外孫女會如此有出息。

她並不需要鎮北侯府的幫持,就自己掙到了臉面。

以後就算外孫女不想嫁人,只要有這功勞在,有太子妃護着,誰敢說她的不是?

齊老夫人心裡感慨萬千,面上謙虛地和太后說話。

太后看起來很喜歡溫如水這福寧郡主,時不時拉着她說話,將她和太子妃誇了又誇。

眾人也跟着湊趣地說話,跟着誇她們。

“咱們的福寧郡主模樣兒俊俏,又是個能幹的,也不知道將來會便宜哪家的兒郎。”樂平長公主調侃地說了一句,心裡有些可惜。

雖然她相中太子妃的姐妹,但如果福寧郡主早些冒頭,知道她有這樣的本事,或許她為幼子聘娶的就是福寧郡主。

這麼一個顯着的目標在這兒,不說她,只怕京城裡心動的人家並不少,都扒拉着家裡有什麼適齡的兒郎,去鎮北侯府求親。

心裡雖然可惜,不過她聰明地沒有表露,以免招來太子妃的厭惡。

不管如何,玉米和紅薯的功勞,太子妃並不比福寧郡主小,只是因為太子妃的地位擺在那裡,皇上不好明着封賞,但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

如今太子妃的勢頭可謂是如日中天,後宮的女人都要避其鋒芒。

太子妃有這樣的功勞在,將來不管發生什麼事,她都不會有事,不僅能穩穩地坐在太子妃的位置上,誰也越不過她,甚至還能反饋太子,助太子順利地登基。

樂平長公主只要這麼一想,又覺得給幼子聘娶太子妃的娘家姐妹更好。

周圍的人都善意地笑起來,福寧郡主的年紀不大,正是適婚年齡,有這樣的功績在,什麼樣的人家嫁不得。

聽說鎮北侯府的門檻最近都要被求親的媒人踏破。

只有麗貴妃的笑容有些勉強。

梅貴妃心裡原本有些不愉的,眼角瞥見麗貴妃的模樣,不禁有些納悶,難不成外甥女被冊封郡主,她還不高興。

她心裡轉了轉,不由打量福寧郡主,突然發現,麗貴妃這外甥女其實挺好的,很適合娘家的侄子。

如果能將福寧郡主嫁給娘家侄女,豈不是也能幫到二皇子……

拜見完太后,齊老夫人和溫如水、二皇子妃一起隨着麗貴妃前往鍾粹宮。

難得進宮一趟,齊老夫人也想和女兒說說話。

來到鍾粹宮,麗貴妃親自扶着母親坐下,又讓人上了茶點,便將殿內伺候的人揮退,只留下一家子人說話。

麗貴妃感嘆道:“娘,我沒想到咱們如姐兒會有這般造化。”

齊老夫人笑着說:“不說娘娘您沒想着,我也沒想着的,這也多虧太子妃擡舉,否則如姐兒哪裡有今兒的風光。”

溫如水跟着點頭,與有榮焉,“確實是太子妃擡舉。”

齊幼蘭坐在一旁,含笑傾聽她們說話。

她的目光不覺落在溫如水身上,看到她身上的郡主禮服,臉上洋溢着自信大方的笑容,和去年春天初見時那拘謹又膽怯的少女完全不一樣。

真的不一樣了。

她心裡感慨,原來太子妃是對的,或許她也應該試着去改變,不說變成溫表妹這樣,至少不應該將時間都虛渡在後宅。

麗貴妃和齊老夫人母女倆說了會兒話,話題不覺轉到溫如水身上。

“最近這幾天,上門求親的媒人很多,其中不乏有公侯府的嫡子,雖不是嫡長子,卻也是嫡幼子。”齊老夫人感慨道。想想之前,不說公侯府的嫡幼子,連個落魄的勛貴都不一定能看上她這外孫女,只能感慨事實無常。

麗貴妃心頭微堵,如何不知道那些人的打算。

嫡長子媳婦自是千挑萬選的,倒是嫡次子之類的能繼承的家業不多,不免想為他們找個能力強的媳婦,將來分家時,也能支應起門庭。

像外孫女這種因自身的功勞被冊封為郡主的,是最合適的人選。

“外祖母,姨母,我不嫁的。”溫如水趕緊說,“二十歲之前,我都不考慮嫁人,我已經答應太子妃,要做出一番事業的。”

母女倆同時看她,然後嘆氣。

所以,那些人就算再熱情也沒用,溫如水不想嫁,她們可逼不了她,畢竟還有位太子妃看着呢。

如今太子妃勢大,連皇上和太后都給她幾分薄面,誰能反對太子妃?

溫如水確實投靠了個最強大的靠山。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