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妻心如故 霧矢翊 3184 字 4天前

阿竹爹除服后,阿竹果然被移出了父母的居室,雖然仍未離開父母身邊,卻被移到了隔壁的廂房裡,結束了她聽壁角的生涯。

不過為了讓父母生弟弟,阿竹很有禮貌地沒有在夜晚打擾父母的夜生活,晚上到了時間就安份睡覺,基本一睡到天亮。

嚴家祈字輩的老爺們出了孝期后,嚴家接二連三的有喜事,讓整個嚴家一片喜氣洋洋。而在嚴祈華的走動下,為嚴祈文謀了個吏部的差事,雖然只是個七品小吏,卻是掌握實權。嚴祈文本意是想趁着這幾年到外頭再歷練一翻,卻未想嚴祈華的行動如此迅速,為此心頭有些不愉快。

柳氏勸道:“大伯也是一片好意,過幾年阿竹就要大了,留京里也能好為她相看對象。”順手將女兒拿來當了擋箭牌。

果然,提起唯一的女兒,嚴祈文倒是遲疑了,琢磨着過了年阿竹就七歲了,若是等阿竹長大后再為她相對象,未免遲了些,不若從現在開始相看,不吝什麼世家大族,寒門士子也使得,只要品行端正,不納妾不蓄婢不豢養孌童,家風清正,婆母姑舅慈和……

因為柳氏勸慰的一句話,嚴家老爹腦洞大開,一翻思慮過後,終於安安心心地留在京城裡任職順便開始相看女婿,並且深諳女婿要從小抓起——例如當年他岳父對他的考核便是從小抓起,他對妻子的心可昭日月。

阿竹對自家老爹的心態一無所知,過着自己偽小孩的愉快生活,直到重陽節過後,舅母何氏帶著兒子進京。

對於娘家嫂子的到來,柳氏又驚又喜,正在書房裡練大字的阿竹被柳氏打發來的丫頭叫到偏廳里拜見舅母。

阿竹是嚴祈文夫妻在江南上任時懷上的,自出生到現在,一直未見到母親娘家人,對於舅舅一家,也只是聽得柳氏偶爾嘮叨上幾句。

舅母是個富態的婦人,看起來三十左右,因為連續的生產,使得她的身材嚴重走形。而且舅母最厲害的便是連續生了五胎,都生了兒子,當阿竹知道舅母其實只比母親大上三歲時,阿竹瞅瞅舅母圓盤一般的臉蛋,再看看母親柔美清麗宛若二十歲頭的少婦,頓時無言以對。

歲月果然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啊!

“這是你舅母,這是你三表哥柳昶。”柳氏介紹道。

阿竹又看了眼坐在舅母身邊約模七八歲的男孩柳昶,發現這是個眉目十分漂亮的孩子,一雙眼睛生得極有靈性,亮晶晶的,看起來很活潑。

“這是阿竹么?過來給舅母瞧瞧。”舅母何氏和藹地道。

阿竹先是給何氏和表哥柳昶行了禮后,方朝她笑得歡快,軟軟地叫道:“舅母,三表哥!”

何氏一看阿竹這模樣便笑了,愛得不行,將她摟住揉搓了會兒,又香了下她的小肉臉兒,笑着對柳氏道:“一瞧她這模樣兒,我便想起你和你哥哥小時候也是這般,又矮又胖,胖墩墩的,讓人心都軟了。”說罷又忙忙讓旁邊的隨行嬤嬤將準備的見面禮呈上。

柳氏用帕子捂着嘴笑起來,顯然也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趣事。

阿竹亮晶晶地看着她,問道:“舅母,那阿竹以後也會像娘親一樣長高高的么?舅舅以前也像阿竹這樣么?”

何氏笑着點頭,又摸了摸她的腦袋,愛得不行。她連續生了五個小子,一直想要個女兒,可惜丈夫怕她熬壞了身子,小兒子才剛滿三歲,年紀又大了,以後估模着也不會再懷了,為此頗感遺憾。

柳家原是坂瓏縣的望族,只可惜後來家道中落,人丁凋零,漸漸的嫡系便只剩下了柳家這一房。柳老爺子官至翰林,還未來得及拼博,於柳氏十歲那年便去了,留下孤兒寡母,又因唯一男丁柳城要守孝兼回京參加鄉試,便將京城的房子租賃出去,一家子人回了坂瓏縣。

後來柳氏遠嫁京城時,柳城也攜着妻兒到西北上任,相隔不知幾千里之遙,難得再見上一面。何氏出身坂瓏城的望族,與柳氏曾是閨中手帕交,兩人感情極好,柳 父去逝后,何父不嫌棄柳家式微,將掌上明珠許與柳城為妻。何氏嫁入柳家后,照顧丈夫,生兒肓女,孝順婆母,主持中饋,柳家能有如今,也有何氏的功勞。

自從柳氏隨夫到江南上任后,便有近十年未見娘家人了,直到何氏來京,方得一見,這其中的事情也不是書信能說得完的,兩人情緒皆極高昂,問候了母親兄長的身體情況后,又說起了這些年的事情及當年的閨中之事。

兩個大人聊得高興,阿竹坐在一旁喝茶果,柳昶好奇地看了她幾眼,見阿竹看他,朝她抿嘴一笑,原本漂亮的眉目宛若艷陽耀目,差點讓人眼睛都炫花了,從貼身的荷包里拿出一隻草編的蚱蜢送給她。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