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端王隨同平叛的大軍一起出發往荊州。
阿竹聽聞這消息的時候,怔怔出了會兒神,說不出心中是什麼滋味,但是相識一場,且又曾得他相救,心裡自然希望這位少年王爺能平安歸來。就算歸來后,會導致朝廷後宮的局勢變得微妙,仍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歸來,再惡劣地喚她一聲“胖竹筒”也沒關係。
這種時候,阿竹不免要揣測一翻承平帝派端王去荊州的用意,若不是人人都說承平帝極寵愛這小皇子,她都要懷疑承平帝是想要藉機除了陸禹了。
就這麼揣摩了幾天,自然沒有什麼結果,且這些事也不是她一個養在深閨里的小姑娘能知道的,所以最後只能將之當成一個謎。
端王的離開除了後宮及前朝有些影響,於京城的百姓及大部分勛貴之家來說,是無關緊要的,日子仍是該怎樣過就怎樣過。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去,阿竹很快便收了心,一心撲在了她娘親的肚子里的弟弟上。
隨着天氣變熱,柳氏的肚子像吹氣球一樣脹了起來,讓阿竹無限憂心。這麼大的肚子,生產時會很受罪吧?而且古代的醫療條件那麽差,又沒有剖腹產,到時有個外一怎麼辦?難道像電視或者小說里的那樣,去母留子?或者去子留母?
想到這個可怕的結果,阿竹打了個哆嗦,馬上跑去大伯嚴祈華的書房裡找了許多本醫書來研究。至於為何不去自家老爹那裡,蓋因她老爹的書房完全對她開放,裡面有什麼書集阿竹都摸得清楚了,醫書自然也有,但是都是外科的多。
而嚴祈華的書房,據說藏書是靖安公府里最多的,聽聞老公爺去逝時,老公爺那裡的藏書都留給了他,甚至比祖父那裡的還多。所以阿竹的目光自然盯上了嚴祈華的書房了。
阿竹第一次去找自己大伯時,是趁着嚴祈華休沐的時候,為了壯膽,還拉扯上了梅蘭竹三個小姑娘。
嚴祈文看到四個小姑娘手牽着手到來,嚴肅的臉上有些驚訝,問道:“你們怎麼來了?”
嚴青蘭和嚴青菊都有些畏縮,顯然覺得不茍言笑的大伯很可怕,緊跟着阿竹兩人。嚴青梅已經知道自己老爹是什麼樣子的,平時面對他的時間極多,雖然敬畏,卻不會畏縮,溫和乖順地答道:“是三妹妹想來父親這裡借書。”
嚴祈華聽罷有些詫異,問道:“竹丫頭想借什麼書?”
阿竹上前,仰着頭看他,伶俐地答道:“是這樣的,阿竹想找些關於內科的醫書。”
嚴祈華略一想,便知道這小丫頭想要幹什麼了,心裡有些讚許。孝順的孩子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會讓人喜歡,只是,嚴祈華不得不提醒她:“大多醫集醫典,皆博大精深,怕你看不懂罷。”一個七歲的小丫頭,能看得懂么?
阿竹笑答道:“看不看得懂另說,阿竹也只是為圖個心安罷。”
嚴祈華越發的詫異,若是這話是由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說,他會覺得理所當然。但是若由個七歲的小女孩……又看了眼後頭那三個梅蘭竹,嚴祈華最終沒說什麼,指了其中一排靠牆的書架,讓她們姐妹幾個去找,順便派了個專門打理書房的小廝嚴墨在旁介紹。
阿竹笑眯眯地答謝了大伯,一手拉着嚴青梅一手拉着嚴青菊奔過去。嚴青蘭不敢留下來面對嚴厲的大伯,嘟着嘴跟過去了,心裡有些後悔自己幹嘛要來湊這個熱鬧。
四個女孩兒在那排書架里折騰了半個時辰,才各自抱了厚厚的醫書出來。
嚴青蘭嘴巴嘟得更高了,為什麼她也要幫着討厭的三妹妹找書?可是看到青梅和青菊都熱心的幫忙,她站在旁邊看着也不是個事,只得挽起袖子幫着了——好像有種被阿竹使喚了的糟心感。
嚴祈華一直坐在書案前看宗卷,也不讓小廝丫鬟去幫她們,讓她們姐妹四個折騰,不過暗中卻一直關注着四個姑娘的相處,梅竹菊三個不用說,青梅是個端莊穩重的,青竹笑眯眯的很隨和,青菊有些軟懦卻不會生事,唯有青蘭有些不馴,但總被青竹几句話便嗆得說不出話來。
嗯,還算和睦團結。
等她們走出來,嚴祈華放下宗卷,問道:“你們挑好了么?”
“好了!”四個姑娘皆回答道。
嚴祈華點頭,又道:“以後你們誰想看書便使人來和嚴墨說一聲,自己家裡不用拘束。”
四個姑娘都乖巧地點頭,行禮道了聲謝謝,然後告辭離開。
嚴祈華從窗口看着四個小丫頭從院里離開的身影,不禁搖了搖頭,心說明兒讓人給太醫院下帖子請個太醫過來給小丫頭們科譜一下,免得她們無事折騰,而且還折騰不出個什麼事來,那不是白折騰了么?
做事講究效果的大伯馬上有了決定。
阿竹借得書後,趁着下午沒有功課,又拉着其他三個姐妹一起在靜華齋里研究醫書。
嚴青蘭氣急敗壞地道:“為什麼我也要看醫書?我不愛看這種東西!”想着就要將那本厚厚的醫典給摔了。
“二姐姐,這可是大伯書房的書!”阿竹涼涼地道。
嚴青蘭猶豫了下,還是將醫書小心地放回了案桌上。
丫鬟安靜地上了茶點后,便退下了。
靜華齋里氣氛正好,嚴青蘭氣呼呼地坐在一旁吃點心,看到梅竹菊三人捧着醫書邊看邊討論,氣氛隨和,偶爾發現了什麼奇怪的問題還能湊到一起笑着討論,十分熱鬧。反觀她一人坐在旁邊,無聊地吃點心,如同被她們排斥一樣,又有些坐不住了。
嚴青蘭就像屁股被蟄了一般,坐卧不安,過了一會兒,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湊過去,臭着臉道:“你們說什麼?也給我說說……我看還不行么?”
阿竹和嚴青梅對視一眼,兩人皆看到對方眼中的笑意。嚴青蘭脾氣急躁,又愛面子,特別不能忍受別人冷落她,最後還不是自己湊過來了?
嚴青菊也想到什麼,抿唇微微笑起來。
很 快地,靜華齋里響起了小姑娘軟嫩的聲音:“……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大任為能胎教。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 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於邪色,耳不聽於淫聲……啊啊啊,原來婦人有孕還有這麼多講究……”
嚴青蘭大呼小叫着,其他三個青都淡定地無視了她。
守院的丫鬟婆子聽到這姑娘的話,直覺皺起了眉頭,回頭便將這事稟與了老夫人。老夫人聽說阿竹折騰這種東西,而且還將她的蘭丫頭捎帶上,生怕阿竹帶壞了她親孫女,忙跑到老太君那兒告狀去。
老 太君聽罷,滿是皺紋的臉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她們姐妹間要好,便隨她們去!而且她們小姑娘家,以後都要作人媳婦的,懂多點沒關係,我還想着,待她 們大一些,要請個醫女到府里來為她們講解一些葯食相剋的醫理,不求她們能精通,至少要懂得,以後才不會受罪,沒想到她們自個就提前去研究了。”一副心慰的 模樣。
老夫人聽得心塞,忍不住又道:“娘,竹丫頭這是為了老二媳婦,將功課都落下了,還將其他三個丫頭都拉着一起,也未免太矯枉過正了。”心裡就是不爽這四個姑娘為了柳氏而折騰。
老太君不在意道:“沒事,難得她們有興趣,讓她們多看點,也多懂些。”想到了什麼,老太君警告道:“你別又去和蘭丫頭說什麼,難得她們姐妹玩得好,咱們也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