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交換人生的農家子26(1 / 2)

樂陽公主出征三個月,好消息源源不斷地傳來。

京城的世家貴女們每次齊聚一堂,必須讚美公主殿下為女人爭光。

這一次數個諸侯王聯合造反,樂陽公主再能幹也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結束戰事,但她領兵的才能讓將士們十分服氣,也樂意提撥她,短短時間內,樂陽公主就成為大齊的官位升得最快的人。

江河又回去破案,要是不忙點,他總想跑去找樂陽公主,擔心得睡不着。

刑部的人看到他回來,都是眉開眼笑。陳年的案子已經不剩幾件,大概是因為有德太妃的幫忙,他破案的速度極快,每次他宣布破掉一個案子,百姓們就會支起耳朵將之當成故事來聽。他跟德太妃的名聲已經從京城傳開,收穫更多腦殘粉不說,導致京城這段時間風平浪靜,都沒人敢殺人放火,生怕被這兩尊殺神找到。

但是很快,江河現在沒心思玩破案遊戲,那些噴子們也沒心思噴樂陽公主領兵打仗多不像話。

大齊今年雖然不順風順水,但多虧有新肥料,大半個大齊的糧食增產三成,細算起來,與往年風調雨順時的糧食總量差不多。

當雲川縣的江縣令三年考核期滿,這次誰也不敢打壓他了。

天子直接宣召他進京,明擺着是要重用。

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為江縣令立長生牌,他們的糧食多了,家裡的老人孩子一年到頭總能多吃幾頓白米飯。

讓皇帝高興的是玉米的收穫。

錢氏和江父那一袋子的玉米種子種出來后,竟然收穫了上百斤,司農部的官員細算過後,就再也坐不住,這一畝地至少有一千多斤?

皇帝聽他派到雲川縣親自收割的官員的稟報后,喜得在御書房裡沒有形象地蹦跳了好幾下。

“朕記得駙馬也要了十來粒種子種在樂陽的莊子里,明日召朝臣一起去看看。”

翌日,皇帝帶着朝臣去樂陽公主的莊子。

當看到那一片玉米杆子時,朝臣們睜大眼睛,先法置信,“皇上,這真是十來粒種子種出來的?”

皇帝不高興地瞥他們一眼,“你們懷疑朕撒謊不成?雲川縣的玉米晒乾后,馬上就送到京城,屆時你們可以睜大眼睛看看。當初那些玉米種子,朕親自看過,就這麼一小袋子。”

朝臣們並不懷疑,只要跟駙馬有關的,他們都要慎之又慎。

先前的新肥料隱隱聽說其實是駙馬折騰出來的,大齊執行得好的地方糧食增產,那些對新肥料漫不經心的地方官員毀得腸子都青了。

當時皇帝明明命令他們施好肥的,他們怎麼就覺得皇帝臉上無毛、辦事不牢,信不過他呢?

現在可好,糧食增產的地方的官員政績都是優,他們都是不合格,這是生生堵了未來的上升之路啊。

朝臣們互相看了一眼,都打定主意懇求皇上發點玉米當年末獎賞,他們家也有地,新物種的出現前幾年肯定能賺錢。

不說別的,賣種子就是一大筆銀子。

玉米送到京城的時候,滿朝文武珍惜地吃着一小片餅子,這餅子是用玉米粉混合了面煎的。

“明年我們就可以放開肚皮吃了,可以碾成粉末做面,做餃子餅子……還可以直接煮或當菜吃。”

皇帝也吃得很珍惜,不知是不是只有一小片的緣故,他覺得這餅子特別好吃。

文武百官明顯也有同樣的想法。

他們紛紛決定,玉米一定要種上,不管是哪地都要種上這種珍貴的糧食!

眾人火熱地盯着小山似的玉米,齊齊幻想大齊日後糧食滿倉庫的美好景象,有了這神物,日後他們說不得會青史留名,畢竟哪個朝代都不像大齊,竟然能找出此等神物,解決百姓的肚子問題。

正當他們高興的時候,西北的胡人叩關,來勢洶洶。

東南的倭寇,中原的諸侯王亂,西北胡人,大齊面臨三線作戰。

朝臣眉頭緊鎖,就算是一心想上戰場積累軍功的武將此時也開心不起來。

這是亡國滅種的徵兆啊!大齊從未像現在,一口氣對上這麼多敵人。

戶部尚書的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從來戰爭都是燒錢的玩意,國庫瘦得像難民。

“皇上,軍餉真的發不起了。”戶部尚書悲從心來。

“還有撫恤金也發不起,只能先欠着,日後朝廷有銀子再補上。”

朝臣們相繼默然,日後?朝廷什麼時候有錢過?戰爭后的建設又是一大筆支出,大齊這艘船還能繼續開嗎?

只有江河堅決地說:“不成!撫恤金一文錢都不能少。”

哪家男兒沒有爹媽兄弟?為保家衛國死在戰場,總不能讓他們家人手裡一分錢都拿不到,英雄流盡了血,不能死不瞑目。

大齊的幾個老狐貍和皇帝坐一起。

他們正在察看後世被人詬病,但確實是拯救了大齊的“奴隸販賣計劃”。

江河的神情有些兇狠,明年年初,樂陽公主除孝,他就可以成親了,但按現在大齊的形勢,婚事得延期。

皇帝十分理解妹夫,同時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他只能和皇后蓋被子純睡覺,但起碼能摟着心愛的人入睡。

“這份奏摺你們保密,就當是朕想出來的主意。”皇帝沉聲說,目光犀利地看向在場的人。

老狐貍們哪能答應,紛紛道:“皇上,這若是傳出去,會妨礙皇室名聲……”

“夠了!”皇帝擺手,眼帶着感激地看向江河,“駙馬為皇家人,為大齊做的事已經夠多了,若這計劃宣告天下,怕是全大齊的大儒都以駙馬為恥。既然它對大齊有好處,讓朕的江山穩固,朕就擔下這個壞名聲又何妨?”

江河一臉無所謂,“皇上,臣也算半個皇家人,名聲差點沒關係。”

老狐貍們紛紛表示願意承擔壞名聲,但被皇帝斷然拒絕。

除去感激妹夫,皇帝也是心有不甘,既然他勤勤懇懇幹活,一心當個英明皇帝,可老天爺還是愛折騰他,索性他就當個兇悍的皇帝,不是有句話說,天怕惡人嗎?

——

一個高壯黝黑的漢子走進將軍帳,嗓門大得有如銅鑼:“將軍,為何咱們不直接殺掉俘虜,抓來有何用?”

基本上俘虜不是殺就是放,下面的士兵都被弄糊塗,同時也十分惱恨那些禍害大齊的倭寇。

“養着多費糧食。”

是的,糧食在這群士兵心裡是最重要的,偏偏用來養那些可惡的俘虜。

江白放下手中的信,看來向人。

“自然是有用!東南那邊去年不是水災嗎?正好將他們弄去修水道修運河,修路修牆池。”江白說著,臉上露出冷色,“咱們大齊的百姓精貴,折了太可惜。”

放眼歷朝歷代,修水道運河都是拿人命去填的,有這麼多俘虜,只管餵飽就成,實在好用。

那漢子豁然開朗,猛地一拍桌子,“將軍大才,俺老方怎麼沒想到?!嘖,先前還砍了兩個特別高大的倭寇,可惜了,這體格能幹多少活啊。”倭寇的身量普遍矮小,雖然爆發力強,但體力不佳,難得有個高大的,被他剁掉太可惜了。

“個子矮小有個子矮小的好處。”江白淡定地說,“煤礦洞狹窄,個子矮小的方便出入。”

老方更高興了,“俺馬上聯繫煤礦,讓人盡數將他們買下!總算不愁沒有撫恤銀了。”

江白提醒他,“別忘記栓上鐵鏈子,還有提醒煤礦主,這些是兇惡的戰俘,一定要注意安全。”

老方表示明白,煤礦上安排了無數守衛,煤礦主幹的都是黑心活,礦工死得多,他們擔心被報復,護衛都是特別的兇狠、能打。

老方越想就越肉疼,“以前的胡虜全宰了,真是可惜!這法子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咱大齊有那麽多要修的河和路……”

江白一臉尊敬地說:“當然是咱們聖上。”

老方也面露尊敬,朝京城的方向恭敬地施了一禮,“皇上聖明!”

他老方最討厭好不容易抓住俘虜,結果一群酸儒們嘰嘰歪歪說啥以“仁”為本,將那些俘虜全放了,然後過幾年,他們繼續來禍害大齊百姓。

這些有錢的酸儒就是王八蛋,敢情死的人不是他們家人,就能信口雌黃,跟他們談啥仁義。

你讓你家人不動,被敵人弄死幾個,再伸個胳膊出來讓敵人剁掉一根,然後咱們再談仁義,這樣才有說服力。

等老方離開后,江白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如果他沒有猜錯,這辦法肯定不是皇上想出來的,應該是玉郎。

兩輩子的君臣讓他十分了解皇帝,京里的那位皇帝根本沒有這麼靈活的腦子。

同樣的事發生在西北和中原的戰場上。

樂陽公主沉思,說實話,跟隨諸侯王造反的都是大齊的百姓,折了她也心疼,當俘虜勞動改造,那真是再好不過。

幹個十年八年的活,將罪贖清了再釋放,這法子極好。

正在西北的征西將軍也在愁在撫恤銀。

他的寶貝閨女當了皇后,被皇帝捧手心裡疼,拖欠了三年的軍餉都補足了。鄭將軍為手下的兵高興的同時,也為女兒高興。

先前家裡人來信說,皇帝是個敬重妻子的,恨不得將皇后捧手心裡,他一直有所懷疑,直到看到軍餉。

整整三年的軍餉啊,難不成他閨女是什麼狐貍精轉世,將皇帝迷得魂都沒了?

一個副將匆匆忙忙地奔進來,高興地說:“將軍,有一支商隊送撫恤銀來了——不對,是跟咱們做生意來了。”

等聽說那些商人的來意后,鄭將軍的手抖了抖,原來他那皇帝女婿是個狠人!

他充分地體會到對已方而言是聰明絕頂、對敵方而言是心狠毒辣的手段,皇帝在書信里讓他將胡人養的豬牛羊賣給商人換撫恤銀。

商隊的人還拿出算盤詢問:“草原怎麼賣?”

鄭將軍愣了,草原還能賣?

大齊的百姓不習慣胡人過的那種趕着牛羊四處漂泊的日子,草原要了有什麼用?

“有用有用!駙馬發現一種新糧種,什麼地都不挑,草原也可以種。”商人非常淡定地說,他可是見過皇上的人,皇上還說了,買到草原的人,明年優先賣玉米種子給他們。

他們現在只怕草原買得不夠多,玉米種子份額太少。

西北軍目瞪口呆看着商人們送過來的一箱箱銀子。

然後西北軍們都瘋狂了。

“兄弟們,這是定金,咱們收錢就得幹活,去將草原拆吧拆吧全賣了!”

“嗷嗷嗷!”

牛羊可以換銀子,草原也可以換銀子!沖鴨!

商人們也賺瘋了。

果然跟着財神駙馬爺的好處就是多。去年水災,他們因為皇帝親手書寫的牌匾捐了大筆的錢財給朝廷,朝廷的回報亦是巨大的,老百姓寧可多走幾步路,也要來他們的鋪子買東西。

皇帝都說他們是“積善人家”,他們的商品就是良心貨!

拿銀子換牌匾的商人對皇帝充滿了感激,有皇帝撐腰,地痞流氓看到他們的鋪子都得繞道走,當地的地方官也不敢讓他們進貢“孝順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