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結局 結束
晚香終於下定了決心。
下定決心后她就告訴了趙泰安,也沒有說其他,只是說想去溫泉行宮休養些日子。
可晚香不說,不代表趙泰安不會多想,他下意識覺得是自己說撤掉司禮監觸怒了姑母。
可這種話怎好明言,他說那些話本身就是試探,在試探這麼做是否會觸怒姑母,他承認他心思不純,可就是不純,這種問話才不能坦言。
趙泰安這是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毋庸置疑他很重視晚香,在他心裡,晚香就和他親娘沒什麼區別,姑母跟他生氣,他現在哪怕是皇帝,已經可以單獨處理朝政,他內心深處還是極為恐慌的。
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可同時他也覺得自己很委屈,朝臣們本就對司禮監的存在意見很大,這些年來皇帝年幼,問玉一手把持司禮監控制朝政,早已讓諸多大臣對他積怨已久,如今皇帝成年後拿回朝政,自然該是收拾司禮監的時候了。
在諸多大臣們心裡,只要是皇帝,就沒人願意自己被分權,更何況是被一個太監壓制了這麼久。
而皇帝重掌朝政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獲得大臣們的支持和效忠。
如何才能獲得大臣們的支持和效忠?
這自然需要有人祭天,而這個祭天最好的對象就是司禮監,也只能是司禮監。
其實應該是掌握司禮監那個人,也就是問玉,只是趙泰安不願對問玉下手,他想了很久才找了個折中的法子——用司禮監來混淆視聽,來替代問玉,為此他殫精竭慮,甚至不惜試探姑母。
在趙泰安來看,他做了這麼多,他也是為了顧全大局,可姑母還是生氣了。
“姑母,那溫泉行宮離京城有兩三個時辰的露出,什麼都不方便,如今又不是冬天,你何必要去那湯泉行宮?”
“姑母若是厭煩了宮裡,不如我陪您去西苑可好?”
“姑母……”
趙泰安想了很多法子來試圖勸下晚香,可晚香態度很堅決,她甚至已經命人開始準備行裝了。
臨近出發的前一天晚上,趙泰安滿眼血絲的出現在晚香面前。
“姑母,你是不是生泰兒的氣了?大伴對泰兒大恩,泰兒沒齒難忘,不是泰兒鳥盡弓藏,實在是那些朝臣們逼得緊……”
“泰兒沒想對大伴做什麼,所以才只是拿司禮監開刀……”
“若是姑母不願,泰兒自此打消了這念頭,以後再也不……”
趙泰安說了很多,看得出他是真怕晚香生氣,也是真怕晚香走了。其實他也不是怕晚香走,他是怕晚香走後,以後便再也不管他了。
晚香像以往那樣,撫着他的頭,嘆聲道:“還記得姑母曾對你說過的話?你是皇帝,是大昌之主,以後要打理朝政,要應對朝臣,不該讓任何人任何事輕易影響到你的情緒,你所做出的決定,必然是你覺得對的,只要你覺得對的事,那就去做。”
“可是姑母……”
“姑母不能陪你一輩子,雛鷹終究有展翅的一天,姑母只是個女子,可以教你做人,卻無法教你處事。大伴把朝政交還與你,就是覺得你已經可以獨立當家做主了,對於你做出的任何決定,我和你大伴都是支持的。”
“可是……”
“以當下局勢,姑母離開反而是好事,”晚香笑着說,眼中寫滿明晰一切的溫和,“且姑母這些年也累了,想去看看外面的山,外面的水,姑母想趁着還年輕,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難道你忍心讓姑母就一輩子老死在這深宮之中?”
趙泰安淚眼模糊地看着晚香略顯有些疲倦的臉。
如今的晚香,無疑極美的。
雖是已三十多歲,但這個年紀無疑是一個女人最好的時候,多年的宮廷生活,養尊處優,讓她幾乎看不出任何老態,反而還像少女一般,卻褪去了少女的青澀,就好像那盛開的海棠一般,正在吐露芬芳。
趙泰安知道姑母的故事。
為了她的親祖母,為了他爹的枉死,為了杜家,姑母義無反顧以還未及笄之年入了宮。宮廷何等兇險,連他親祖母他爹那樣的都死了,更何況是個少不更事的少女。
連他皇爺爺都說過,他姑母是不該進宮的,進宮實在委屈了她,不然以杜家和定國公府的權勢,以她郡主的身份,她大可覓得良婿,嫁人生子,不至於把所有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宮廷。
其實是奉獻給了他。
自此,趙泰安再也吐不出任何勸說之言。
他覺得自己不該那麽自私。
晚香和問玉的離去,讓朝野內外罕見得進入了一個和平期。
同時,朝堂也顯出一種欣欣向榮之態。
其實晚香所謂的去行宮休養,看似只是皇家內部的事,但何嘗不是眾人矚目。就如同晚香曾經所言,朝臣們忌憚問玉的同時,何嘗不也是忌憚她。
在那些朝臣的心裡,太后縱容閹黨橫行,只差牝雞司晨了,狗出去咬了人,主人自然要承擔責任,之所以不提太后,只提‘解閹’,不過是清楚皇帝對太后的感情,也是不想節外生枝,甚至可能是打算先卸掉臂膀,再來解決主人等等。
只是讓所有人沒料到是,太后竟如此輕易就退讓了。
“陛下神威,竟如此輕易就解決了心頭大患……”
剩下的話還沒出口,這說話的太監就被趙泰安一記窩心腳踢開了老遠。
太監口吐鮮血,滾落在地,所有人駭然。
無他,這被遷怒的太監正是趙泰安近些年十分寵信之人,侍候他多年了。
“滾!都給朕滾!就是你們這群閹奴蠱惑慫恿了朕,不然朕何至於……”
罵到最後成了喃喃自語,而被踢的口噴鮮血的太監連嘴邊的血都不敢擦,忙跪下連連磕頭求饒。
此時的趙泰安心情何止是複雜,他也不清楚自己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從大局來說可能是對,可從感情來說,這大概會成為他永遠的心結。
“朕只給自己兩年的時間,等朕能完整獨攬朝權,壓服朝中所有不同的聲音后,朕就去接回姑母,希望姑母不要走得太遠,給朕點時間,朕一定接回她……”
趙泰安在心中暗暗發誓,只可惜世事終究難料。
晚香並沒有在溫泉行宮待太久,就提出說要去江南看看。等去江南后,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她不光去了江南,還折道去了江浙廣州一帶,說要去看看海,而就是在這過程中,一次意外她所乘坐的船碰到暴風雨天氣翻船了。
船毀人亡,無一生還。
消息傳到京城后,趙泰安當即噴出一口心頭血。
他不信姑母就這麼死了,想親自去現場看,卻苦於朝臣的阻攔無法成行,自此他才明白幼年祖父口中的帝王也有不得已之言。可他並不氣餒,連派了三撥心腹奔赴當地。
在經過各種查探后,他猜測姑母並沒有死,只是不打算回宮了。
姑母,你到底在哪兒?
你怎麼忍心就丟下泰兒一人?
“做得這麼決絕,你這次不怕他傷心了?”
車聲轔轔,馬車上一個男子對身旁的女子如此說道。
“總有這麼一天,早一天與晚一天並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一開始晚香沒打算做得這麼絕,可趙泰安實在太過纏人,她離開湯泉行宮去外面看看,他並不阻止,只是暗中命人追隨保護,再去江南、廣州也是如此。
他們在前面走,後面跟着大批人馬,甚至衣食住行都有人提前安排好,這實在有違她當初離開的初衷。
本來晚香還打算徐徐圖之,無奈之下只得使出詐死這一招。
這樣也好,可以一勞永逸,她既答應問玉離開了,就打算徹徹底底地離開,前幾十年她為了家人為了皇家而活,他為她犧牲良多,此生她剩下的時日則都屬於他。
畢竟,他們都已經不年輕了。
晚香撫着他斑白的鬢角,雖沒有言語,但此時無聲勝有聲。
……
這十年裡,問玉也不是一心為了江山社稷。
在晚香十年前說等一切事罷他們就離開后,他就進行了各種準備。方方面面,各地都有布置,這些東西在十年後無疑彙集成了一股很大的能量,不光能保證他和晚香四處遊山玩水,也不用擔心日常所需,甚至可以支撐他們去做任何想做的事。
晚香說要出海,他們便出海了。
問玉有一支很大的船隊,船上裝備精良,不懼任何風浪和海盜。從以前到現在,海上貿易都是最能生錢的生意,彼時問玉為了積累資源,自然不會放過,而現在則成了他們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的支撐。
在出海之前,問玉和晚香成親了。
婚禮當日沒有其他人在場,只有二人和一些下人們,這是問玉夢寐以求的一天,也是晚香期待已久的日子。
當晚,晚香問出藏在心中良久的疑問。
以前不問,是不能問,也是沒法問。雖二人早就心心相許,並早有默契,可有些東西晚香十分重視,只要她還做着皇后做着太后的一日,她就不可能和問玉越過雷池一步,這不光是屬於一個女子的自尊自愛,也是對於皇族對於宮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