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市確實熱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沈祁這次出門就帶了三元和四喜兩個人,駱懷遠帶了小安子。倒是嚴嫣,因為帶着嚴陌,除了蕙娘,還帶了好幾名侍衛。
幾名侍衛做尋常人打扮環繞在幾人四周,隱隱隔開人群,可人太多,成效也不是太顯。嚴嫣只能與他們交代,讓他們分開了,兩人跟着沈祁,兩人跟着駱懷遠,還有兩個跟着她和嚴陌,各自把目標看好就行。又約好亥時初在‘留香居’碰頭,免得到時不小心走散。
沈祁是個皮猴性子,起先還知道回頭看看嚴嫣和駱懷遠,不一會就跑得不見影了。
駱懷遠則是哪兒也沒去,亦步亦趨跟在嚴嫣身邊。
燈市裡的花燈很多,一排排一列列,讓人目不暇接。花燈的類型也很多,有龍燈、宮燈、紗燈、花藍燈、龍鳳燈、稜角燈、樹地燈、禮花燈、蘑菇燈、走馬燈等等,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的,各式各樣。有大的有小的,品種繁多,最大的有幾層樓那麽高,做燈山的主體,最小的僅不過巴掌大。
嚴陌是個安靜的性子,此時也興奮得雙頰泛紅,眼睛發亮。嚴嫣也看得目不轉睛的,倒是駱懷遠還知道瞅了那賣小吃的小攤賣上兩樣,拿來與嚴嫣和嚴陌吃。不過這會兒誰還記得吃,光眼睛就不夠使了。
前面不遠處圍了一群人在耍龍燈,耍龍燈亦稱“舞龍燈”,乃是民間花燈與舞蹈形式的一種。
見過舞獅子的沒有?
差不多就是這種形式,不過耍龍燈比舞獅子要高端多了,因為他們舞的是燈。
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節數不等,但一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一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其他許多人各舉一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
耍龍燈的四周大人小孩兒圍了一群,不時有人拍手叫好。
“阿嫣妹妹,咱們也去看。”
駱懷遠將嚴嫣空着的另一隻手小手一拉,就往前跑去。
終於摸到小王妃的小手了,真軟!真滑!真細嫩!
駱懷遠感覺自己心砰砰砰跳得很厲害,偷眼側首看去,見她羊脂玉般光滑細緻的小臉兒,長而翹的睫羽,高挺的鼻樑,小嘴兒因驚嘆時而緊抿,時而微張。滿市的燈光色彩斑斕,映得她整個人仿若罩了一層粉紗,就像是九天來的仙女……
好吧,駱懷遠已經詞窮的。
他感覺手心一片濡濕,也不知道阿嫣妹妹是否會嫌棄他。
周遭一片熙攘,人聲鼎沸,駱懷遠卻覺得此時幸福得讓他死了都甘願!
龍燈耍至中途,有一穿着短褐的中年男子拿了一隻銅盆,圍着四周走一圈,邊敲着鑼,邊大聲吆喝着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不時見人群中有人揚手,嘩啦嘩啦的銅錢聲不絕於耳。
感覺弟弟在拉自己,嚴嫣低頭見阿陌默默的看着她,她莞爾一笑,從腰間荷包里掏了幾個銀錁子與他,那人到了嚴陌身前的時候,他小心揚手丟進去了幾個。
銅錢聲和銀子扔進銅盆聲是不一樣的,明顯就感覺重一些。那人感覺眼前銀光一閃,低頭見盆里多了幾個樣式別緻的銀錁子。
走南闖北吃江湖飯的,眼界自是不一般,一見那銀錁子的樣式就知道定是哪個大戶人家主子們用來打賞人的,忙連連躬身謝了賞。
嚴陌悄悄捏了下姐姐的手,露出一個開心的笑容。
看罷了耍龍燈,駱懷遠見不遠處有一個賣元宵的小攤,便拉着嚴嫣走了過去。
駱懷遠三人加蕙娘、小安子和幾名侍衛,分了兩桌坐下吃。
一碗元宵裡頭只有三個,糯軟的皮兒,裡頭是芝麻白糖花生餡兒的,吃一個唇齒留香,一點也不會覺得膩。
吃完了元宵繼續逛燈市,燈市上的人似乎又多了起來。
不時見到人群中有小童鑽來鑽去,身後跟着一個大人,逮着就照屁股兩下,嘴裡斥道‘小心拍花子的將你拐走’。也有小童被父母牽着,手裡提着一盞簡陋的小花燈。那花燈並不好看,也就是用粗紙染了色糊成蓮花的樣子,中間點了一隻小蠟燭。小童小心翼翼的提着,走兩步看一下,一家幾口都穿着粗布衣裳,可見都是窮苦人家,卻一家人都洋溢着幸福滿足的笑。
“走,小阿陌,哥哥給你買燈玩兒去。”
駱懷遠拉着嚴陌小手往前走去,嚴嫣只能跟上,似乎那片刻的怔忪並不曾出現過。
再次走出來,三個人手上都多了一盞燈,俱是那種不過十多文錢的小花燈,這是嚴陌要的花式。一個蓮花的,一個小兔子的,駱懷遠手裡提了一隻兔子,和嚴嫣手裡那個一模一樣。
而後,三人相視一笑。
“嘭、嘭、嘭……”
遠處似乎在放煙火,先是一片喧嚷,人群突然便涌動起來。
嚴嫣被擠了幾下,一直拉着嚴陌的手也鬆了。
她皺起眉,正想拉了弟弟叫了駱懷遠退出去,突然手腕兒一痛,她順着手腕綁着的絲絛看過去,原本應該在她身側的嚴陌不見了。再一擡頭,只見到一個身穿靛青色棉衣的高大男子正抱着嚴陌,捂着他的嘴。
這一切僅發生在頃刻之間,但已經足夠嚴嫣反應過來了。
因為那條絲絛還綁在阿陌手腕上,她不敢使勁拽。口裡叫了一聲‘蕙姨’,將身後人拍開,便上前拽住那人衣裳。
駱懷遠反應不若她快,見此忙大喝一聲‘拍花子的別動。’
聽到此言,四周的人群頓時靜止不動了,這才看見人群中有個歹人抱了一個富貴人家打扮的小童,被人家姐姐給拽住了。
眾人嘩然。
這是拍花子的?
剛才人太多,蕙娘和兩名侍衛都被擠散了,但離得距離並不遠,蕙娘要近一些,很快來到嚴嫣身邊。
“將我弟弟放下!”
那兩名尋常人打扮的侍衛也擠了過來,虎視眈眈盯着那愣在當場的歹人。
“將少爺放下!”
周圍的人群紛紛往後退了退。
那人沒防備兩個小孩兒手腕綁在一起,僅愣了一瞬,便被人圍住。
這人也是個狠角色,眼見自己跑不掉,對方還有兩名大漢,也明白自己這次有點險。手裡滑出一柄匕首,對着嚴陌。
“放下可以,先讓我走!”
燈節舉辦時期,燈市上是有官差巡邏的。只可惜事發突然,人群又太擁擠。四周的都是尋常老百姓,一見那人亮了刀,俱是一驚,有些膽小的婦人甚至尖叫起來,人們紛紛往後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