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盤兒並不知道, 還是在傅太后那兒見到徐賢妃拿着冊子給太后看, 才知道徐賢妃現在已經在給婉嫻操持選駙馬的事。
其實徐賢妃也不是第一次辦這事,之前就聽說在操持, 但拿到檯面上說還是第一回 。
婉嫻紅着臉坐在一旁, 徐賢妃看了她一眼, 對太后說道:“臣妾讓這丫頭選,這丫頭太靦腆, 總說一切都聽臣妾的, 臣妾哪敢做她的主, 這不就尋太後來給出主意了。”
傅太后笑呵呵的,也沒說什麼, 將那冊子接了過來。
這時候,諸如盤兒這種在邊上喝茶的,自然就不能說話了。
太后看了一會兒,放下冊子道:“賢妃細心穩重,選的這些人都還不錯,只是哀家一向覺得這事還得看孩子的意願, 光是我們這些半隻腳踏進棺材的人來看,未免選得孩子不中意。婉嫻,這裡頭可有你中意的?”
婉嫻的臉更紅了, 半垂着頭, 小聲地說了一句:“其實孫女現在還沒想這件事呢。”
盤兒看得出婉嫻說這句話, 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說的時候還看了徐賢妃一眼。
不過徐賢妃似乎沒注意到, 婉嫻的話音還沒落下,她就笑着說話了。
“太后您瞧瞧,每次問她,她都是這樣,倒是讓我臣妾這個做母妃的愁死了。”
傅太后笑着說:“孩子既然說沒還想這件事,那緩緩就是,咱們皇家的公主還能愁嫁?”
自然是不愁嫁的,但女子多是這般年紀操心婚事,等定下后再過兩年就能出嫁了。再說婉嫻後面還有婉姝,兩人就差了一歲,若是都趕着差不多的年紀操持婚事,好的哪裡輪的上婉嫻。
這也是徐賢妃為何這麼早放出風聲,又一直上心想找個合適人選的主要原因。
“你也別太急上火,孩子多留兩年也沒什麼。”傅太后又道。
不過她這勸慰之詞顯然徐賢妃似乎沒聽進去,也能聽明白了但心裡不想這麼做,面上倒是應的不急,但沒坐多久就帶着婉嫻告退了。
“以後你可不能學她,婉婤要給我多留兩年。”等徐賢妃走後,傅太后突然道。
盤兒沒想到這事還能扯到自己身上,聽完后心下失笑:“太后,您看婉婤天天跟個野丫頭似的,臣妾就算着急想給她選個駙馬,也得她人開竅才行,臣妾估摸着這孩子以後會是個老大難。”
“老大難就老大難,皇家的公主還能操心出嫁?多的是人求娶。這賢妃平時哀家看着挺通透個人,怎麼在這事倒是犯糊塗了,婉嫻明顯對這事有些排斥,她反倒不顧孩子意願着急上了,總拿着民間說事,公主能和民女相比?”
傅太后開始口氣挺不好的,說著說著感嘆上了,“女子的好年歲本就在未出閨閣這十多年,這也是一生當中最好的日子,民間礙於風氣,家中女兒多數都是早早出嫁,如今托生到這皇宮裡,還要去守那些破規矩,不是本末倒置。不管怎麼樣,婉婤以後要多留幾年。”
“是,太后。”
頓了頓,盤兒見太后眉宇不展,又勸道:“賢妃到底就大公主這麼一個女兒,可能以前也沒有養女兒的經驗,就拿着宮外的風氣當經驗了。”
“你倒替她說上話了?”傅太后意味不明地說了句,不過很快她就岔開了話題,讓盤兒叫奶娘把兩個小的抱上來給她看看,今日盤兒來主要是帶兩個小的來給太后請安的,誰知臨時碰上徐賢妃也來了。
太后現在就喜歡孩子,連宗鈐那個混世魔王在她眼裡都是有朝氣潑實,對兩個奶娃娃自然是沒什麼提抗力的。
也是如今日子過得順遂,都當太后了,自然也不用掩飾情緒和喜惡,還把婉嫤和宗鉅都抱了會兒。
兩個小的倒是挺給皇祖母面子……,既沒尿也沒拉更沒哭鬧,笑呵呵的看着就討人喜歡,只差讓太后留在靜谷了。
不過太后也沒真留,見外頭日頭起來了,就讓盤兒早點回瀛台,也免得日頭大了曬着了孩子。
等人都走後,太后才道:“也虧她心思單純,也是皇帝護久了,如今看着倒比剛進宮那會兒看着更不諳世事。”
這口氣自然不是譏諷,意味什麼複雜,還帶着一些感嘆。
念秋和念慈不明所以,只能看着她。
傅太后也沒遮掩,端着茶啜了一口,才道:“你們道賢妃方才那本冊子里都有什麼?溫家的次子,蔣家的幼子,還有傅家二房的長子。”這才是重點。
傅家?
這不就是傅太后的那個傅家,晉國公府?
而傅家二房,就是傅太后英年早逝二弟那一房。
傅家二公子是戰死的,死後就留下一孤兒寡母,可恰恰就是這樣,二房這對孤兒寡母在傅家的地位很特殊,晉國公老兩口對其一直十分看重,大房三房也對其頗多照顧。
按理說二房這個長子在京中是不好婚配的,畢竟地位尷尬,時下人們聯姻講究的是強強聯合,好的人家看不上二房的孤兒寡母,就算傅家其他兩房都對其照顧又如何,若干年後還是得靠自己,說不定還要靠岳丈家。
差的人家傅家自己就看不上,畢竟門第在那兒。
可若是公主,就沒有這麼多忌諱了,一來是傅太後娘家人,傅太后就會多多照顧,二來婉嫻是公主,親爹是皇帝,以宗琮的性格,只要婉嫻不觸犯其底線,當父親的怎麼也不會讓女兒過得差。
幾廂一結合,徐賢妃動的這個心思就有點意味深長了。
甚至她突然過來請太后做主,說不定就是想試探太后的心思。如果太后着急侄子的婚配,自然會覺得親上加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