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媵寵 假面的盛宴 3927 字 4天前

聽完后, 婉嬋久久不語。

過了會兒, 才道“那女兒嫁就是了。”

胡淑妃笑罵道“瞧你那不甘不願的樣子,就你這樣大聰明沒有, 小聰明有那麽一點,也就嫁給你表哥, 你以後不會遭罪,娘還能害了你不成。”

婉嬋低着頭“女兒、女兒就是覺得表哥太溫吞了。”

這話迎來胡淑妃一個白眼“就你這脾氣, 不找個溫吞的,天天小兩口吵架。行了,就這麼定了, 明天娘去尋了皇后再去尋太后, 把事情定下來, 也免得夜長夢多。”

這時,婉姵說話了。

“那如果是這樣,大姐不就要去和親了?”

這話讓胡淑妃和婉嬋頓時看了過來, 婉嬋本來想掐妹妹一把, 礙於母妃在不好下手。

胡淑妃半晌才說話“那你是想你親姐姐去和親?”

婉姵忙搖頭, 三姐雖對她平時都是兇巴巴的, 但其實很護着她,這點她還是知道的。

“既然不想婉嬋去,那就只能是婉嫻去。這件事你們兩人在外面都不要露了口風,也免得到時候賢妃有了準備,從中壞了婉嬋的婚事,又或是她也把婉嫻給配出去, 皇后因此惱恨,事情落在婉姵頭上。在這宮裡,自顧尚且不暇,又哪能有功夫去操心別人,也是娘不得寵,若是娘有皇貴妃那份恩寵,也不用這麼小心謀算,斤斤計較了。”說著,胡淑妃嘆了口氣。

婉嬋和婉姵這才發現,不知何時娘的眼角竟然也有了皺紋。這可能與她喜歡笑有關,但也說明人真的上了年紀。

等出了承干宮后,婉嬋對婉姵說道“你那多餘的同情心可千萬別往不該灑的地方灑,你瞧瞧二姐,賢妃娘娘和大姐可比想象中有主意,我倆年紀臨着,若不是有大姐頂在前頭,不是我就是你。”

“三姐,我知道了。”

按下不提,胡淑妃果然如她自己說的那樣,很快就定下了人選。

因為和皇後有默契,坤寧宮那邊沒有生出任何枝節,永壽宮那邊自然不必說。太后一聽說是胡淑妃娘家侄兒,又聽胡淑妃說其本人脾氣溫和,也覺得挺配婉嬋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

之後沒幾天,三公主定了駙馬的事,就傳遍了整個紫禁城。

皇家嫁女兒,規矩自然繁瑣,也不可能發生男方上門提親什麼的,一般都得皇帝下旨賜婚。

不過事情已經過到了明路上,宗琮暫時沒下聖旨,也是顧忌着還有婉嫻在前頭,既然說一起選駙馬,還是等婉嫻定了人選再說,這樣一來也不會顯得下面兩個妹妹都定了人,大姐卻沒有動靜。

可胡淑妃卻有點急了,想了想隔了兩天求上了景仁宮。

“這事妾身不好和陛下明說,妾身娘家人其實早就看中了婉嬋,妾身也是早早就看中了妾身那侄兒,都覺得兩個人合適。事情雖然敲定了,但陛下還沒下聖旨,妾身也知道陛下是想等着大公主也定下后,一同下了聖旨,可娘娘也知道徐賢妃那邊……”

胡淑妃頓了頓,不用明說盤兒就想到陳皇后故意刁難賢妃之舉。

“恐怕一時半會兒想定下也不容易,所以就想托娘娘幫着和陛下說說,看能不能先把婉嬋的事定下,這樣一來妾身娘家人也安心了,就可以準備着操持婚事事宜。”

“這……”

本來盤兒以為皇后是想藉著承干宮和延禧宮打擂台,可沒想到轉眼胡淑妃就把婉嬋的婚事敲定了,也沒有發生兩人看中一人之類的事,顯然她之前所想並不正確。

而且就淑妃這些年的表現,她倒是緊閉宮門一門心思就想把幾個孩子養大,也沒鬧出什麼幺蛾子。雖然喜歡看熱鬧的秉性不改,反倒是她比賢妃還要安分些,就從她把婉嬋定給娘家侄兒就能看出。

這不過是一件小事,就是轉句話的功夫,以宗琮的性格,不可能會不允。

可盤兒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卻又想不出什麼不對勁,只能得出一個可能皇后想把淑妃拉下水和賢妃斗,但淑妃不願攪合進去,索性早早就把婉嬋的婚事給定下了,也免得橫生枝節。

“這樣吧,等本宮見到陛下后,會跟他提一提,至於陛下會不會同意,這事我不敢給淑妃打保票。”

“無妨無妨,只托娘娘帶句話就可,就憑娘娘的面子,陛下肯定會同意的。妾身這就告退了,等着娘娘的好消息。”說完,胡淑妃就匆匆走了,看那樣子好像十分高興,解決了心頭一件大事的模樣。

盤兒倒有些失笑。

誰能想到不過十來年的時間,很多事情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依稀還記得當年第一次去繼德堂請安,見到淑妃半倚在座兒上,撫着肚子,斜睨着她和趙嬪的模樣。

說不出的嬌艷逼人,像是在看你,實際上根本沒有看入眼。

如今,倒成了淑妃為了一件小事,不惜上門來與她說好話。

都是為了兒女。

也因此等見到宗琮后,盤兒就把這件事跟宗琮說了。

最近宗琮的心情不太好,大周看似繁花似錦,實則等他真正坐上這個位置,才發現內憂外患不斷。

北方有韃靼人和金人,沿海有海寇,南邊有緬國。

因為京城處在北方,所以對朝廷來說,北方的韃靼人和金人才是大敵,所以朝廷設九邊重鎮,用來抵禦外敵入侵。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