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池殿臨着西海南海而建,此時殿中儼然一片燈火通明,歌舞昇平的景象。
偌大的殿中,鋪着大紅色地氈,琉璃燈將各處照耀得金碧輝煌,殿中靠西側的位置設有樂台,叮咚仙樂宛若泉水般流瀉而出,殿中座無虛席,一應俱是朝中大臣與王公貴族,以及眾番邦使節。
比起之前在兩儀殿,這裡的宴更要隨意些,教坊司的伶人翩翩起舞,其間不時有手捧着各式佳肴美酒的粉妝宮女,垂首來回在席間出入,如此這般奢靡場景,也許就是大梁盛世之表象。
達努依舊陪坐在末端,甚至更要靠後一些,因為這殿中的人實在太多了。
苗女貌美且善舞,到了這裡達努才知女子還有另一種風情,那穿梭在席間舞動的舞伶,纖細裸露的手臂,柔軟靈活的腰肢,無不挑戰着他屬於男人的那根神經。
但他還沒忘記一件事,大祭司吩咐的,讓太子見到懷南郡主。
對於當年盲眼少年去寨中求醫,達努已經忘記了他的長相,他並不知對方的身份,也是宮懌有意隱瞞,所以他根本沒辦法將陪坐在龍椅旁的那名尊貴男子,和當初那個留下妻兒離去的少年對上號。
認真的說,因為大祭司的崇高地位,達努對其的命令一直是盲目的聽從。苗人並沒有太多的貞操觀念,所以懷南郡主有沒有孩子,與她能不能來長安參加選妃宴不是直接掛鈎。
大祭司是神的使者,她的一言一行都有深意,他不需要去理解更深層的意思,就好像時間到了,他一直求來的整合苗人就來了一樣。
讓太子見到懷南郡主。牢記在心的達努又看了一眼冷着張臉坐在上處的尊貴男子,見不遠處大宛國的公主突然出現在使者身邊,他心裡有了主意,用並不太通順但能讓人聽明白的漢話,叫來了一名宮女,讓她去把懷南郡主找來。
能在這裡服侍的宮女,自然不是愣頭青。事實上宮裡多擺宴,大梁因為國力雄厚,令四夷俱服,萬邦來朝的說法可不是說假的,所以宮裡經常會有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些小國小族多是帶着巴結的念頭而來,他們除了帶來家鄉的特產,還帶來了女人。
這是恆古不變的手段,老套卻好用,通常不僅是一個,而是很多個。皇帝多數會收下,並賞賜下很多金銀財寶,所以對一些小國小族來說,來長安朝賀並不是虧本買賣,還會大賺一筆。
他們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家鄉並不值錢的特產,美人,以及好聽的話。
這些美人多數會被賞賜給皇帝的兒子、臣子,只有極個別才會被留下,視身份而姿色而定。前有大宛國公主出現在席間,這種套路在此服侍的宮人早就習以為常,反正上面不會怪罪,她們又能得到一筆辛苦費,何樂而不為。
顯然達努也懂這個道理,塞給了那宮女一錠銀子。
巴南多銀礦,苗人自然也有,於他們來說,這些銀子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漢人喜歡,想辦什麼事給銀子就好,這是達努當上苗王后才悟到的道理。
果然宮女喜笑顏開的下去了,達努又把目光投注在伶人那曼妙多姿的柔軟身段上,那白皙細膩的皮膚,是苗女所不具備的,炫得他眼前一片白花花。
……
上首處,元平帝端着酒盞,漫不經心的目光在殿中巡睃一次后,落在左下首的宮懌身上。
“朕見那大宛國的公主對皇兒頗有意,她長相不俗,可到底是個異族女子,留在身邊做個侍妾不錯。”
任是誰恐怕也想象不到元平帝會和宮懌用這種口氣說話,可自打原來的六皇子眼睛好了,恢復了太子之身,它就出現了。
以前有多厭惡,現在就有多寵愛,元平帝不止一次對人說,太子肖似皇后,這個皇后自然不是蕭皇后,而是上官皇后。太子的眼疾治癒就好像打開了某個機巧,元平帝把積壓了多年對上官皇后的追思,全部轉移到了太子身上。
誰不知陛下現在最寵愛的就是太子,太子眼疾治癒后,脾氣變得十分古怪,時而溫潤如玉,時而暴躁狂妄,干出了多少觸怒聖顏的事,可在別人身上就是大逆不道,在太子元平帝就是覺得沒什麼。
就好比這次選太子妃,本來蕭皇后打算把蕭家地位最高的嫡女榮華郡主薦做太子妃,被太子一句長得太丑,之後本來局限各世家名門高官家女兒的選妃宴,擴大成如今這般陣仗。
但陛下願意縱着太子,旁人自然不敢多做置喙。
“就她那樣,兒臣怕晚上被嚇得睡不着覺。”宮懌蹙着眉道,漫不經心地啜着盞中酒,眼睛往那邊看一下的興趣都沒有。
倒是元平帝順着話看了兩眼,那大宛國的公主長相十分不俗,如羊脂白玉般的肌膚,最為惑人的就是那雙碧藍色的眼睛,格外有一種異域風情,可在宮懌嘴裡,就成了眼睛半夜會嚇死人。
元平帝斟酌了下,想象了下夜裡醒來對着一雙會發光的貓兒眼,好像真是這樣,遂不再多說。本來打算兒子不要,自己收下的心思也沒了。
不過大宛國擺出這陣仗,若是真不收下有礙雙方之誼,大宛雖小,但大宛的馬好,大梁有很多戰馬都是從大宛來的,這也是元平帝對大宛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可不是因為對方獻上的幾匹汗血寶馬的緣故。
“既然你不喜歡,那就給老五吧。”
五皇子宮煜,現在是寧王了,此時也在場,就坐在吳王下面。聽到這句話,笑容僵了一下,又恢復正常。
這話可不是詢問,更不是知會,不過是元平帝和太子說話。別人就算聽到了,無須也不能表達任何意見。齊王、趙王和吳王對寧王笑了笑,寧王明明笑容如常,可怎麼看都多了幾分難堪。
齊王無聲地嘖了下,目光在宮懌身上打了個轉,又投向場中的歌舞。
對於元平帝的話,宮懌沒有任何錶示,依舊喝着酒,卻多了點兒不耐煩。
“就算你不喜,但別忘了身份,就當走個過場,等下出去看看,說不定有看中的。”說著,元平帝似是不在意的指了指面前的酒,道:“這酒不錯,給太子斟一盞。”
和貴拿着酒壺,將宮懌的酒盞斟滿了。
宮懌端起,一飲而盡,他知道元平帝在說什麼,喝了酒就聽話去幹活兒。
他將酒盞放下,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