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靈兮養孩子是真的大方。之前她就不會在吃食上摳摳搜搜,如今手裡有了銀錢,她更是想吃什麼就買什麼,什麼好東西都往家裡搬。
以前的宋修明還會想着提醒一下於靈兮不要亂花銀錢,如今很清楚的知道了於靈兮賺錢的本事,他索性就不管於靈兮了。
畢竟宋修明很難想象他自己一個月賺回來一千兩銀子的畫面。至少而今的他,辦不到。
趙夫子也明顯感覺到了隔壁家的變化。原因無他,宋修明送過來的吃食越發的精緻了,一看就是用了心的,也沒少花銀錢。
不等趙夫子找宋修明到面前叮囑他日後不必這般舉動,就被趙夫人給攔了下來。
“你是真不知道外面的最新動向。我剛收到帝都那邊寄過來的家書,上面就提到了隔壁於娘子的話本是何其的受歡迎。按着我的推算,於娘子應該是已經收到了上個月賣話本的銀錢,而且是大賺特賺了。”趙夫人的眼光向來敏銳。
加之對於靈兮的喜歡和推崇,趙夫人沒少在上封寫回帝都的家書中力薦於靈兮的話本是如何的精彩,委實值得一看。
等收到回信,趙夫人方知曉,她是多此一舉了。
她能看到於靈兮話本的好,帝都那麽多愛看話本的閨秀們又怎麼可能會輕易錯過如此驚世大作?
據悉於靈兮的名號如今在帝都已經慢慢響亮了起來,她寫的話本也賣的極好,反響更是造成了一時的轟動。
在趙夫人看來,只要於靈兮不傻,沒有一開始就把話本賣斷,單說這每個月的話本進賬,必然也能保證他們母子四人過的有滋有味,再不會捉襟見肘。
當然,趙夫人也考慮過,以於娘子農家姑娘的出身,又是頭回寫話本開始賺錢,可能一時間想不到那麽多,就被書店掌柜給蒙蔽了。
趙夫人還琢磨着要不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去提醒提醒於靈兮。若是之前的話本都一次性賣斷,以後可千萬別吃虧上當了。只憑於靈兮如今的名氣,即便是換一家書店合作,也不用擔心沒人買帳。
再不濟,她還可以引薦於靈兮去帝都的書店。相比晉城,帝都最不缺肯鑽營、又特別識時務的生意人,勢必能助於靈兮更上一層樓,再進好幾步。
不過,雖說隔壁的動靜並不大,但是仔細看過宋修明近段時日送過來的吃食,趙夫人就能確定,於靈兮跟晉城這邊的合作是沒問題的。
也罷,她到底是外人,不好越俎代庖的什麼事都過問。還是等到於靈兮有需要的時候,她再出聲好了。
“原來如此。”趙夫子是確實對外面的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也甚少打探。得了趙夫人的解釋,他不由就笑了,“這位於娘子確實有才,當得如此。”
“可不是?也就她出身鄉野,若是養在帝都,只怕早就聲名遠播,是出了名的才女,備受帝都一眾貴家公子和千金的追捧了。”趙夫人早年還未出閣的時候,也頗有才名。
而今跟於靈兮比起來,趙夫人卻是自嘆不如,忍不住感嘆道。
“倒也不必這般想。若是養在帝都深閨,她不一定能有這份膽識和眼見。有的時候出身並不能說明一切,反而會成為促進和推動一個人成長的巨大助力。”趙夫子從不認為自小養尊處優就是好。
反之,真正經歷一定的磨難,反而能更好的令人成長,亦是難得的磨練。
“老爺說的在理,是我愚見了。”趙夫人不是聽不進勸的性子。細細琢磨趙夫子的話,她立馬領悟了其中的深意,並且深以為然。
她自己可不就是這樣的例子?生的富貴、養的金貴,說是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但至今毫無建樹,遠不如於靈兮一個雙親過世的農家姑娘如此年紀就達到的成就。
如此看來,反倒是她遠遠不如於靈兮了。
趙夫子搖搖頭,看向趙夫人的眼神滿是讚許和認可:“夫人願意跟於娘子往來,已然是許多帝都貴人做不到的事情。”
“那也是因着於娘子確實值得,是可交之人。不瞞老爺說,我早先也遲疑過,仔細考驗過於娘子的品行。事實證明,是我太過小人心了。”提到跟於娘子的往來,趙夫人還是很歡喜的。
雖說跟來晉城是她心甘情願的選擇,可是遠離了熟悉的帝都,沒有了身邊那些可以說話的親人,趙夫人偶爾也不是不寂寞的。
好在新結識了於靈兮,對趙夫人而言可謂是意外的驚喜,給她的日子增添了不少不一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