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是的。”

另一位評委把話筒搶了過去,這還是第一次在比賽舞台上出現評委們搶話筒的情況,然而卻沒有人覺得不妥。

彆說評委了,他們也想搶啊啊啊啊啊。

心裡一大堆疑問,跟貓撓似的,抓心撓肝,好想問清楚啊啊啊啊啊啊。

“《荼靡》是一首千古悲曲,你為什麼會想到把它後半部分完善成歡快的曲調,不怕毀了整首曲子嗎。”

洛晚很想反問一句,那我毀了嗎。

然而這樣的回答太過狂傲,要是真說出來,估計能被黑粉噴成篩子!

所以她不卑不亢地解釋道:

“我曾經在《周國誌·宦官編史》裡看到過一段關於宰相王候的風流史,覺得裡麵一個琵琶女的形象和《荼靡》的創作者非常吻合,於是查閱了很多典籍,發現她們應該是同一個人。

從而大膽猜測,《荼靡》想表達的,不僅僅是琵琶女對悲慘生活的不滿,還有對愛情的絕望。

荼靡花開,愛到荼靡,它代表的不僅僅是青春已成過往,還昭示著最刻骨銘心的愛即將失去,感情到了儘頭。

誰都希望擁有一個美好的結局,所以我根據自己的了解,將《荼靡》的後半部分填寫成歡快的旋律。”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震驚無比,沒想到有人對音樂的鑽研如此透徹!

啪啪啪——

現場再次掌聲如雷!

她說得輕鬆,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工程,而且需要大量的知識基礎!

且不說鑽研一位沒名氣的歌女需要查閱多少資料,就單單她把一首千古流傳下來的音樂,以兩種完全相反、自相矛盾的風格補充完整,卻要做到銜接自然,行雲流水,需要多紮實的音樂基礎!

評委聽完她的講述,全都雙眼發亮!

刮目相看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們此時的心情,唯有驚豔二字方可表達一二!

很多音樂藝術家、曆史研究員看了她的節目,紛紛查閱這方麵的資料、剖析揣摩這首曲子。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