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唐青青趕往秦颯所說的地方, 這個路段已經偏離了沈和偉釣魚的地方,岔口還比較偏僻。
王黑子這幾年一直在公社轉悠,走街串巷的,一看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沿着這條路再走半個多小時, 就是另一處釣魚佬喜歡蹲的地方。”
他們公社的這條河很多地段水流湍急, 又或者比較渾濁, 適合釣魚的地方並不多。
這裡是最適合的一處, 很多魚友都喜歡在空閑的時候跑到這裡來。
王黑子認識一個差不多大的,夏天賣冰棍的時候,就喜歡跑那去溜達。
有閑心去釣魚的, 大多口袋都有幾個錢,也就比較捨得花錢買冰棍。
若是那天收穫不錯, 能買好幾根。
秦颯帶着高鵬越和另外兩個公安也在現場, 聽到他這麼說, 道:
“以前沈和偉也經常到這裡釣魚,後來覺得人太多了, 就跑現在他經常去的地方了。”
看到周小玲的人,也是跑過來釣魚的。
一般釣魚人來得都比較早,他那天鬧肚子所以出門比較遲。
不過他當時火急火燎騎着自行車, 只不過掃了一眼周小玲,匆匆而過也沒有怎麼留意。
直到有公安走訪調查, 他才想起幾天前好像是看到一個小姑娘在這裡路過。
唐青青問道:“確定是周小玲嗎?”
“應該就是她,我們沿路對群眾進行走訪, 周小玲當時確實朝着這個方向走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往這個岔口走了。”
“難道是兩人說岔了?”
秦颯:“沈和偉說自己自從換了地方, 就沒有再去這邊了,其他經常在那片釣魚的人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唐青青擰眉, 不明白為什麼周小玲走岔了道。
周小玲不是沒有跟沈和偉去過現在的地方,而且路標非常顯眼,岔口處兩邊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條岔路在剛開始岔道的時候,會更加地偏僻,附近沒有什麼村落。
因為有一大片地方被圈起來,原本是打算建廠的,後來因為公社財政等原因,一直荒着沒有動起來。
而沈和偉的釣魚地點周圍是有村莊的,沿途還有農田,因此時不時地還能看到人影。
“會不會有人故意引導周小玲往這邊走,然後實施犯罪?”
“這個可能性很大,如果周小玲不是迷路走岔了,那就是有人早有預謀,且還是她身邊的人。”
目前有了這條線索,秦颯又要對周小玲身邊的人進行一一排查了,包括沈和偉也在其中。
唐青青大概了解情況,又開始擼起袖子開干。
這一路比另一條路更麻煩,有很多適合動手的地方,也就得一路慢慢進行排查,沒法偷懶。
不過對比之前要勘查所有的河畔,這個工程量已經縮減很多了。
秦颯拍拍她的肩膀:“加油,我去另一邊使勁了。”
唐青青帶着王黑子、高鵬越和另一個公安進行地毯式搜索,至於陶大壯,他沒有這根筋,不能指望他。
陶大壯跟在唐青青身邊,一聲不吭地守護着。
一個上午過去,一無所獲。
這種情況很常見,因此誰也沒有抱怨。
大家找個地方休息,唐青青坐在一塊石頭上,開始喝水吃乾糧。
高鵬越:“這活兒真不容易,你們小小年紀,真能沉得住氣。”
唐青青還罷了,王黑子一看就是那種沒什麼耐心,心思活泛的。
沒想到他認真起來十分靠得住,做事非常地認真。
王黑子:“這才哪到哪啊,我們以前跟青姐大冬天大晚上翻山越嶺的,我也一句苦沒叫過。”
前面這段話,王黑子說的並非假話。
後面這句話就完全扯犢子了,王黑子事會做,抱怨卻不會少。
現在是有外人,所以才控制了,若都是自己人,那一張嘴叭叭叭的停不下來。
唐青青動了動脖子,就在眼角看到不遠處好像有人。
她扭過頭往那邊一看,確實看到有三個人在那裡,一會指着這裡,一會指着那裡,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高鵬越順着她的眼神望過去,“咦。”
唐青青:“怎麼了?”
“領頭那個女的是沈和偉的姐姐,沈和賢。”
沈和賢比沈和偉要大五歲,也在機械廠工作,是第二車間的主任。
唐青青好奇:“她怎麼會在這裡?”
王黑子:“你們不知道嗎,這片地方之前被機械廠拿到手了,據說是要擴大生產,在這裡建設新廠。”
唐青青還真沒聽說過:“我們公社的機械廠效益這麼好啊?竟然還能建新廠。”
現在有很多廠子都面臨著危機,效益不好導致工資都快發不下來了。
依照唐青青從書上所知,未來恐怕有很多廠子都將會不復存在。
沒有想到,機械廠運營得這麼好,還要開新廠。
“很早就有這個傳言了,不過好像內部在爭論,一直沒有定下來。”
“他們現在來這裡,是為了規劃以後廠子該怎麼建?”
唐青青看幾個人的動作,好像在勾勒未來藍圖。
“去問問不就知道了。”王黑子說著就要過去。
唐青青一把將他拉住:“咱們來這裡還有別的事呢。”
“唐青青同志,我這就得批評你了。出現在這裡的人,都應該進行詢問調查,興許有什麼線索也不一定。”
唐青青覺得確實有道理,也就鬆開手。
不僅是唐青青這邊的人發現了那三個人,那三個人也發現了他們,朝着這邊走過來。
唐青青從地上站了起來。
沈和賢是個三十歲出頭的女人,她看起來非常地幹練,和白皙斯文的沈和偉不同,她長得比較壯實和利落,手掌也比較粗大,走路都風風火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