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家的道:“不是我們不儘力,府里忙着二姑娘生辰的事情,五少爺病情還沒有好,二太太那頭兒抽不出身來,我找到胡媽媽那兒,她也答應了下來,只是府里忙,我們等得久了些,拿了府上的糧食后看着天色漸暗,想着姑娘交待的物什還沒有買全,所以就趕着第二天買好了再過來。”
古媽媽看着堆在屋裡一堆東西,蹲下去挑練着,最後看到大概只有二十斤的大米,十斤白面十來顆白菜兩斤五花肉半根火腿,這就是府裡帶過來的東西,除了這糧食其他的一樣兒都沒有。
“就是這麼一點兒東西?”古媽媽眼睛掃視着保全倆口子,這麼一點兒,普通老百姓也能置辦的起來吧?六姑娘就值這麼一點兒東西?別是這保全倆口子從中貪了吧?
保全家的一聽就知道古媽媽什麼意思了,直呼冤枉,“我們從胡媽媽手中就拿了這些過來,我跟我家男人是絕沒有做那些昧着良心的事,我們是二太太的陪房,六姑娘是二太太肚子里出來的,我們能耍啥心眼子?咱們府里規矩大,一針一線都有定例,都得請示大太太那邊,大太太在忙着沒能見上她一面,二太太照顧着五少爺無暇其他,這還是四姑娘知道后,出面讓大廚房拿過來的……”
古媽媽聽完臉色緩了緩,想想也確實那樣,自家姑娘一向不受重視,最後她嘆了一口氣,“六姑娘的病今兒好了些,得吃些營養的東西,連個雞蛋也沒有,你說說這樣子……也不是說你倆辦事不儘力……不管怎麼說,六姑娘也是二房的嫡女……”說到這兒也就停了,她知道接下來的抱怨話不能繼續說了。
還好其他的,何筠玲要買的東西也差不多買全了,最後古媽媽向保全倆口子打聽了下府里的情況。
知道府里在準備二姑娘的生辰,古媽媽心裏面也就升起了些希冀,十一月初八是府里二姑娘的生辰,二姑娘是大房的嫡女,大太太在生了兩個哥兒才得的一個女兒,平常非常的寵愛,連老太太也是把她排在眾孫女中的頭一位,每年都辦生辰禮,家裡也會請些親近的親朋過來,二姑娘是個愛熱鬧的,也會請些手帕交,姐妹更不用說了,一定得捧場的,現在離初八還有三天的時間,古媽媽在心裏面計算着,六姑娘現在已經好了很多,估摸着明後天就能全得差不多了,要是能在二姑娘生辰前趕回去……
保全家的還在說著話,“……二姑娘今年也十二了,說親的年齡也是這時候……老太太那邊早就發了話下來,得把這次的生辰禮辦得漂漂亮亮,我昨兒聽人說了兩句,聽說啊,過幾天不止大太太娘家會過來,就是咱們二太太娘家也來人呢,是胡家二爺,他過來順便送年禮的,還有咱胡家二爺不是前些日子考上了進士么?這是過來走動關係謀個一官半職的……要真能成,咱二太太腰杆子更直了去……”
古媽媽聽着也露了笑容,“那可是大喜事,主子好了,咱們也能沾光。”
“可不是,這些年二太太因着這出身,不知道惹了多少閑氣……偏偏府里還用着二太太的嫁妝……”說起這個,保全家的就有些不服氣,二太太腰杆子不直,弄得他們這些陪房在府里也沒個好差事。
“哎喲,這話咱在這兒說說就算了。”古媽媽是個謹慎人,她覺得有些話心裡有數就行了,沒必要說出來。
“我曉得,咱都是二房的人,我也不過在你面前胡說兩句,媽媽別放在心上。”保全家的也回過神來,想起來這裡還有一個秋實,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正六姑娘的人,背後說道主人家,要是被別的有心人聽了去,自己就是不被賣也得吃一頓掛落。
古媽媽拍拍她的手,笑道:“說的對,咱都是二房的人,沒的出去亂說……咱們也不說那些虛的,我有件事兒要拜託你家的,六姑娘看着好得差不多了,出來的時候,二太太就說過六姑娘好了就接回府去,這還得讓你家的往府里送個信,把六姑娘接回府,正好也能趕上二姑娘的生辰禮,一家子姐妹,也湊過熱鬧喜氣。”
保全家的笑得爽快,“這有啥,我家的回去報信就是。”
古媽媽聽着高興,叫過秋實一起把地上的東西歸整好,就在自己這邊院子里開火,把那條五花肉都做成了紅燒肉,火腿也切了些下來燉白菜湯,蒸了大米,先給何筠玲送了,再是自己幾個人吃。
“姑娘咱今兒先將就着,明兒咱們再讓保全去買些雞蛋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