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峻從何夫人的屋子出來,跟門外的管事吩咐道:“收拾收拾,明兒一早就回府。”
“是,二爺。”
李嬤嬤聽到馮峻的意思,隨後走了進來,跟何蕙娘說了,“夫人咱們的事情還沒完……”
何蕙娘還在看着蚊帳頂出神,聽到她的話,腦海里就浮現出原主的記憶來,她過來是做什麼呢?別人都以為她是給鎮國公祈福的,其實不然,她這是帶着別的目的過來的。
鎮國公一個月前遣人送了位姑娘回家裡,說是下屬遺孤,等他回來認作義妹,讓何蕙娘好生照顧着,這位姑娘叫方錦,年方二九,正是綺麗年華容貌鮮艷的時候,為人又是進度有退,很得府里人好感,只是這位姑娘表面看着什麼都好,就是心太大了,原主覺得她心思不正。
怎麼說呢,方錦總愛在何蕙娘面前有意無意地提着鎮國公對她的好,無論是側面正面的都說得很詳細,比如鎮國公待她親近,有點什麼新鮮玩意兒都會給她帶一份;她還知道鎮公國的腰受過傷不能吃太辛辣的食物;再之後就對着何蕙娘一臉的羨慕,說她太有福氣了,嫁到鎮國公這樣威武有情有義的人。
何蕙娘有着大多女人的敏感心思,她是越聽越不舒服,這分明是對自己丈夫有着覬覦之心了,而自己丈夫呢?在這種種之下,是不是也有着別的心思?何蕙娘越想越覺得像,她跟鎮國公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並沒有接觸過,兩人成親以來雖然沒有別人那般如膠似漆,但也相敬如賓,鎮國公常年征戰在外,夫妻倆聚少離多,但他一直沒有納妾,自己也相繼生下了四個兒女,在鎮國公府里腰杆子是直直的,她丈夫是鎮國公,她兒子以後也是鎮國公,她是一品的誥命夫人,在京里的貴婦圈中,自己走到哪兒幾乎都是座上賓,沒有意外,她會一生富貴,了無憾事。
而方錦的出現,她不得不警惕起來,現在她的富貴全系在鎮國公身上,由他的肯定自己地位才能穩固,而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唯一,怎麼能讓其他的女人給分了寵去?
前幾天鎮國公的一封信更是壓垮了何蕙娘最後一道懷疑線。鎮國公在信上說,方錦的生辰到了,讓自己好生給她辦幾席宴席熱鬧熱鬧,還有過了這生辰,方錦也是到了說親的時候了,讓自己好好準備準備,給方錦置辦一份嫁妝,不能委屈了她去。
何蕙娘跟李嬤嬤商量來商量去,都不得其法,她是絕不能上方錦進自己家門當丈夫二房的,以這方錦父親跟鎮國公的情誼,要是讓她進了門,以後再生個兒子出來,自己慪心不說,還說不定會影響到自己兒子的地位,雖然府里的規矩還算嚴謹,但是誰能說得定呢,有時候這些武夫是最不守規矩的了,她要為自己的兒子着想。
何蕙娘又是糾結,要是違了鎮國公的意思,自己夫妻兩人會生嫌隙。
最後還是李嬤嬤給她出了個主意,讓她不防先下手為強,把方錦給說出去,找個好人家,等鎮國公回來也無可奈何了,那時候都是生米煮成熟飯了,方錦生活又如意的情況下,自己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呢。
所以這會兒說是出來祈福不如說是出來給方錦相親的,在寶明寺那邊也太顯眼了點,不如來寶蓮庵這邊隱蔽些,就算是不成也不會有什麼閑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