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心虛(1 / 2)

閨玲 素年一別 2250 字 3天前

何筠玲也覺得這內宅里的妻妾角逐像看大戲一樣精彩,那些個古裝劇誠然沒有騙自己啊。

不過想想,似乎內宅里婦人也只剩這點樂趣了,被關在四面牆裡,人口簡單的還好,這人口一多,矛盾也就來了。

古媽媽還覺得秋實的嘴裡沒個把門,外面的那些好的、不好的都往何筠玲跟前說,沒得污了六姑娘的耳朵,於是要敲打兩句秋實,何筠玲就給阻止了。

“姑娘你這樣子可把那個小蹄子給寵壞了,讓她越發的不知天高地厚。”畢竟這裡不是自己府里,要是在何府的話,不管怎麼說還有二太太在旁邊看着,可是在這裡呢,萬一給姑娘惹出了事兒來,連累的可是姑娘,古媽媽覺得可不能讓秋實胡來。

“古媽媽我知道你是怕我聽到一些不好的,會影響到我的性情,我想跟你說,不會的,我只有多知道外面的事情,才能從中得到警醒與成長,我也不至於做個睜眼瞎。”

秋實那邊她也想過了,她口齒伶俐會來事兒,而自己身邊也確實需要這樣的人,就好像在庵里的時候,由她幫忙給自己探聽消息,要不然她真的跟籠里的雀沒有分別了。

“先讓秋實跟府里的人熟識熟識,也不要特地去打聽什麼,裝一裝好奇心就行了,別人不說的話也不要去問,古媽媽我們雖說有些事情不關我們的事,但是知道些始末,說起話來也能穩妥些,別無意間說到人家的避諱處,那就不好了。”

古媽媽聽完就欣慰了,覺得自家姑娘像個小大人一樣。

自此在胡府里住了下來,何筠玲每天是要向胡老太太晨昏定省的。

不過對於這點,何筠玲是非常的滿意,好像只有這樣,自己才在這個家裡面有踏實感。

她到了這裡來的時候,才知道胡老太太並沒有生病的,之前的說詞也只不過是胡瑞拿話出來給自己過來的一個理由罷了,對於這點,何筠玲挺感激的,所以她也不會說破。

而對胡家的其他人,官方解釋是這樣子的,胡老太太的生日很快就要到了,到時候胡二太太是沒有空過來的,所以提前讓何筠玲來了,她是打着為何二太太表孝心的借口來的。

胡家的人對她也算禮遇。

而胡家的姑娘們,開始的幾天都愛湊到她的院子來,她們是滿心的好奇,對京城的好奇,對那邊的綾羅綢緞衣服款式好奇,對那邊流行的頭飾妝容好奇,對官宦人家的生活好奇。

但何筠玲並不是真正的何府六姑娘,別人穿越的時候都能很快的獲得了原主的記憶,而自己呢,只是斷斷續續的,偶爾有一點,還有是不連貫的,所以對於她們這些問題,何筠玲是答不上來。

古媽媽在旁邊替她着急,她覺得這是融進胡家姑娘圈裡面的大好機會。

何筠玲只能說:“我年紀小,對這些我不太記得住,也沒有去關注,身邊的事情都是古媽媽幫我打理,不好意思了啊,各位姐姐妹妹們。”

她這話一出,挺讓人驚訝的。

更多的卻是不信,就算是三歲的小孩,你能說出一二三來,她一個七歲的小孩了,也已經說不上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不是有句話說,七歲不同席嗎?

“那你說說,你平常都是吃些什麼?打扮穿着都是怎麼樣的?家裡面的那些長輩們又是怎麼樣的?這些你總知道吧?”

“這個我來說吧,平常我們六姑娘還要去上課很多事情都沒有記得這麼清楚。”古媽媽笑道,然後她就挑了些大概說了說。

大家這才覺得解了下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