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筠玲也認識了幾個朋友,分別是孔長史家的三姑娘孔如春,李千戶家的大姑娘李環,當然她們都是為人真摯爽朗的姑娘。
至這次姑娘認識后,已經約好了四月底去西子湖踏清了。
胡二太太雖然在交際上還有些拘謹和手忙腳亂,但能自己當家作主的,那感覺不要太好,眉眼間都由此舒展開來,走路帶風。
胡安源跟胡安進給送進了這邊有名的書院繼續讀書,就是胡瑞平常忙些,早出晚歸的,他是新手上任,也暗自較勁,希望自己能做出些成績出來。
何筠玲跟胡婉婷由孔家太太推薦也進了由朱大儒家創辦的女子學院,這學院倒也輕鬆,一天早上兩節課,一節是詩詞歌賦女則之類的,另一節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喜好來選一項,琴棋書畫舞茶其中一項。
胡二太太感嘆,“怪不得江南這邊一向出才子了,這裡果不其然文風鼎盛,連女子也格外的多才多藝。”
胡婉婷是喜不自勝,但又怕自己學不好,跟不上大家,會被人取笑,丟了爹娘的臉,何筠玲也跟她說,都是一樣的,自己也是不會呢。
何筠玲也覺這樣子挺好的,自己這個偽古代人,有機會當然要多學習這古代生存和價值的技能,要不然有一天被淘汰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胡婉婷在自由課上選了茶藝,而何筠玲就選了書,自己那一手字也真是羞於見人。
胡婉婷跟何筠玲說,“玲妹妹我學會了茶藝回來教你。”
何筠玲為著她這誠摯而感動,笑着說好。
胡二太太看着她們倆互幫互愛也非常的欣慰,覺得日子過得最是幸福從容不過了。
何筠玲對付了早上的兩堂功課後,有時間就跟着胡二太太學管家,下午再是琢磨着自己再開一家點心鋪的事情。
因為胡安進已經提了好幾次了,他很多時候都是住書院,吃不上那一口子的甜點,心裏面就像貓抓一樣,要是這鋪子開了起來,他就能遣小廝來回地去買了,怎麼吃都夠。
胡二太太也是贊同的,她也是因為突然過來,她嫁妝裡頭,江州府的三間鋪子盤了兩間出去,只留下了一間糧鋪,因為管不過來,得來的錢一部份帶了過來,一部分再買了幾百畝的良田租了出去收租金,只是這樣一來,利錢就少了很多。
在這邊新開始的,什麼都要打點,她也不想委屈了孩子們,而胡府里的態度她也是知道的,雖然老太太那邊有錢糧支應過來,但是大嫂那邊就不是這麼爽快了,所以這事情也得靠自己。
說起這個來,她覺得不做也真是可惜了,跟何筠玲商量着,她來打本,一起把這個鋪子開起來。
何筠玲的點心鋪子她是知道的,那味道獨特,生意火爆,過來之前已經聽說,每天早上一開門就已經有人排着隊在等了,鋪子里不停地在做,一天賣出上千份還是供不應求,胡二太太看着就咂舌,本來想着玲姐兒一個小孩子家家的,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的,賣點心能賣得多少錢,沒想到卻是被她做起來了,還越來越好了。
何筠玲是欣然同意,“好啊,我有了舅母幫忙就等着坐享其成了,到時候利潤我拿三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