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情況下,可想而知,這糧食肯定會漲。
城中富戶趕緊囤起糧食來。
胡瑞作為一縣之主,就憂心起來。
因為已經有些老百姓細戶糧食不夠了,這樣子會引起社會的不穩定性。
胡二太太作為胡瑞的枕邊人,這些事情她多少知道些,也跟着憂心起來,跟劉太太這些官太太們還有朱媽媽這些心腹商量着要不要開些粥棚之類的。
劉太太覺得事情還沒有到那個時候,看看再說,要不然會引起大家更加瘋枉的搶購糧食,加懼老百姓的恐慌。
只是這話說完沒兩天,城外的一些官道就起了殺人搶劫的案件,好幾個商隊都被搶劫一通,個別的路人被殺了搶了財物的,甚至還有涌到村莊里搶糧食的。
這邊的官府也接連地派官兵前往捉拿,捉了一些人,卻發現是北邊逃難過來的難民。
城裡也有一部分的難民已經涌了進來,只是沒想到,難民越來越多,有些沒有得到安置的就動起這些搶奪的腦筋來。
這時候,胡二太太就組織起了幾個官太太一起開設了粥棚,供應那些難民。
接着很快朝廷的征糧官過來了。
這隊征糧官厲害了,一路把動亂的難民還有趁機渾水摸魚的盜匪又或者敵國在製造混亂的姦細,都給揣了,頓時官道上都暢順無比起來。
西北在打仗,現在過來徵集的是官糧。
這時候很多富戶們都不吭聲了,也不敢隨意地搶購糧食了,怕被朝廷的人盯上。
何筠玲在街分粥的時候看到了馮峻,一身官服,高大挺拔,比之四年前,臉部線條更加的硬朗冷峻,眉目間沉穩內斂,一派的威武攝人。
看來征糧官就是他了。
何筠玲朝他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不過他也不知道有沒有認出自己來。
不是自己自戀,而她真的變化挺大的,由以前包子臉長成了如今的瓜子臉,整個人的神態都不同了。
馮峻也朝她點點頭,向她這邊走了過來。
何筠玲愣了一下,這是要敘舊么?
馮峻走到他們這一群施粥人的跟前,向胡二太太等人拱了拱手,“我是征糧官馮峻,想向夫人請教下事情。”
胡二太太也在這裡,還有幾位其他的官太太,平常她們都不常過來,這些交給下人就行了,只是今天因為是中秋節,這顯得特別的有意義,城外有很多難民從故土跑了過來,背井離鄉的,太太們也希望自己的出現能帶給他們一些希望,當然其中不乏為了丈夫的名聲積攢。
太太們朝他還了禮,胡二太太交待了這邊兩句,請他到旁邊的棚里說話。
馮峻看了何筠玲一眼,“這事情何姑娘應該也知道些。”
胡二太太愣了下,這人怎麼認識玲姐兒?
何筠玲就扶過胡二太太的胳膊先往棚子里走去,這裡人多口雜。
胡二太太也知道這個道理,雖然有疑問,但還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