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見朱標開口發問,劉祭酒把手中的戒尺往桌上一放,拱了拱手嘆了一口氣。
接着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了朱允炆一眼,回答道。
“稟太子殿下,太孫殿下生性聰慧,卻時常在背誦八股時耍些小聰明藉機偷懶。”
“老朽今日檢查,半月時間過去了,太孫殿下連兩頁內容都未曾熟記,怎能讓老朽不心急啊。”
朱標聞言眉頭微微一皺,卻也沒有發火,而是回頭目光看向朱允炆問道。
“允炆,先生所言屬實嗎?”
朱允炆麵對朱標也不敢說謊,默默點了點頭,戰戰兢兢回答道。
“父王,八股文晦澀難懂,兒臣無法參透,背誦時睏倦難忍,故難以熟記。”
見朱標轉頭又看向自己,劉祭酒接着道。
“殿下,八股文不需參透,只要死記硬背,加以應用即可。”
“昔日多少文人包括我在內,不都是這麼在科考路上一步一步過來的嗎?”
劉祭酒話音剛落,朱橚在一旁開口反駁道。
“祭酒大人此言差矣,既八股難以參透,也不需參透,那麼何談應用一說?”
“再就是,允炆不需要參加科考,祭酒大人只需要教導允炆安邦治國之道和為人處世之理就可,何需死記八股?”
因為朱橚不是祭酒的學生,也沒有孩子在祭酒門下學習,所以此刻朱橚也不需要稱呼祭酒為先生,心裡想的什麼便問了出來。
劉祭酒循聲望去,見是周王朱橚開口,雖然有些不滿朱橚在國子監當場反駁自己,但還是斟酌一番克制語氣道。
“如周王所說,八股在治國安邦一道收效甚微,那麼為何世代文人都要藉此一步步往上攀登?”
“周王殿下的意思是,昔日文人都錯了?我們這輩書生一心一意研討八股只為在朝堂之上有所作為也是錯了?”
朱橚一愣,心中暗道劉祭酒口齒還是相當凌厲的。
一句話就把問題抬到了昔日文人的高度上。
頓了頓,朱橚答道。
“祭酒大人要知道,文學上不僅僅是八股一道可安家治國平天下,其他學問依舊重要。”
“如開荒,農作,觀天象等等知識,比起八股,對於治國的實際作用難道不是更大嗎?”
劉祭酒呼吸一滯,朱橚說的確實在理,但是這是國子監,說這話不是公然打自己祭酒的臉面嗎?
未等劉祭酒開口反駁,朱橚和朱元璋對視一眼,見朱元璋點點頭,於是接着道。
“祭酒大人,是因為我大明現在還可憑藉八股考取功名,所以你認為八股不可替代嗎?”
劉祭酒一怔,看着朱橚有些耐人尋味的眼神,有些不太明白這話何意。
“八股融合四書五經,各種史典古籍,內容駁雜繁多,冗長枯燥。”
“所以在我看來,八股對於治國安邦之功效甚至比不上其本身雕琢人心性,教人向善的功效。”
“之所以目前科舉可以憑藉八股考取功名,皇上為的不是考核考生們對於八股參透有多少,應用有多熟練。”
“而是意在考核考生們的心性,只有可以熬過漫長十年寒窗的人,才有機會登上朝堂。”
“才有機會成為大明柱石。”
“祭酒可能明白皇上一番苦心?”
劉祭酒被朱橚一番話說的呆立在原地,不發一言。
朱橚自己在說話,整篇詞卻都在說這是皇上的意思,這讓自己怎麼反駁。
朱元璋聽完朱橚的言論在一旁也是暗自點頭,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