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朱橚話音落下,擲地有聲,朱標和朱樉已然被朱橚話語之中地堅決之意驚呆了。
眾所周知,一代帝王朱元璋,或許從小出身放牛娃的緣故,吃夠了沒文化的虧。
所以對於民間百姓從小的讀書問題那可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社學,便是朱元璋早些年間親自下令創辦的民間教書機構。
甚至勒令所有十五歲之下的孩童都要在農閑時節去社學之中報道,讀書。
一年的學費也僅僅是象徵性地收取每一個孩童一小袋粟米而已。
但是後來在大環境的驅使下,民間應運而生了許多個人私自創辦的私塾。
私塾之中的學生家境優越,甚至或許還有為官的老師親自指導。
終日除了背書之外什麼都不用操心,只要一心扎在科舉路上,也總會有出頭之日。
反觀社學之中的貧困學生,其中的困難又何止是賦稅徭役和地里的農活。
他們就算是想買一本新書,買一些基礎要用的筆墨紙硯,也要跪着朝父母央求好幾日。
最後父母忍痛拿着辛苦勞作得來的糧食才能在城中的書館中換來。
就那點糧食,可能都夠鄉下一家三五口半月甚至一月的吃食了。
眼瞅着社學在民間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甚至於社學為了維持平日的開銷還要販賣朝廷附封的學田。
這種情況下,朱橚竟然斷言要改革社學?
還要讓科舉路從根本上鋪到每一個人面前?
倒不是朱標和朱樉認為朱橚是空口說白話,妄自尊大。
恰恰是因為朱橚的野心太大,二人一時之間被震驚的無以復加。
朱標沉默片刻后,張了張嘴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