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1)

第35章

朝廷已經多次下文,要求各地衙門不得苛待流民,但如今太和境內的這些流民非但不是太和人,甚至連鳳陽人都算不上,這些流民對太和百姓而言,算是徹徹底底的陌生人。

自從西北闖賊作亂以來,每亂一次,北方的百姓就往南逃一次,太和縣百姓的那點同情心早就被一波波的難民給消磨光了,再加上難民大規模湧入太和之後,為了活命,不少流民鋌而走險干起了無本買賣,更是加劇了本地百姓與外地流民之間的矛盾。

而且朝廷雖然多次下文要求救災,但光見批文不見糧食,朝堂內的那些大佬壓根就想白嫖,災你們先救着,糧食你們地方想辦法,而且該交朝廷的賦稅一兩都不能少。

朝廷如此不負責任,那地方上的父母官更加不敢自作主張動用本縣太倉內的存糧,因為即便用本地存糧救了這些外地流民,知縣大人也刷不了聲望,反而把本地百姓得罪了精光。

畢竟如此亂世,大傢伙活的都不容易,如果太和縣的百姓知道自己存的救命糧被知縣大人用去救外地流民,那吳本仁這個縣太爺估計也做到頭了。

“恩師放心,流民問題錯綜複雜學生是知道的,學生斷不會讓恩師為難。”李煥見吳知縣面露難色,趕緊補充道。

“哦,救災就是救糧,不瞞你說,官倉內的糧食不能動,那這救命的糧食從何而來?”吳知縣深知李煥不是言出無狀之人,只是糧食問題不解決,這救災根本無從談起。

“恩師,學生壓根就沒想動官倉內的糧食。”

“那你從哪裡弄糧食?”

“在咱們太和縣,除了官倉還有哪個地方有大筆糧食?”

“除了官倉恐怕就數城內的大戶,可這些大戶向來手緊的很,想從他們嘴裡扣出點糧食,恐怕難哦。”

“若是往日確實比較困難,可如今這個形勢,想扣出點糧食倒不是什麼難事。”

“哦,你說來聽聽。”

“此次行動咱們可是應城內大戶的要求對這些流民進行整治,如今人抓了那城內大戶也該出出血不是,再說城內流民有口飯吃,日後城內治安也好管理。”

“嗯,這理由倒也說得過去,不過光憑這一條恐怕榨不出他們多少油水,到時候錢糧太少怕是堅持不了幾天。”

“要想讓他們大出血,那咱們還得加加量。”

“加加量,這怎麼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