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1)

我不是奸臣 令狐蒜 1119 字 2天前

第37章

“這個你放心,巡檢司那邊我會打招呼,你安心做事就行,還有就是有些人既然不安心在家當個富家翁,那你不妨給他找點事做。”

李煥等的就是這句話,只要有吳知縣發話,那肖麻子此次必定在劫難逃,至於賦閑在家的段天德,那就只好對不起了,不把你小子給整踏實了,吳知縣這口惡氣怕是咽不下去。

大事商議完以後,李煥留下賠吳知縣吃了午飯,算是對李煥今日所提建議的一個小嘉獎,只是一上飯桌吳知縣就變回了當年那個教書先生,吃飯間不時考較李煥最近的讀書情況,實在讓李煥有些芒刺在背,感覺又回到了當年被班主任支配的恐懼之中。

吃完這頓惶恐的午飯後,李煥立即着手準備公審大會,當太和的普通百姓看到平日里騷擾欺壓自己的牛鬼蛇神一字排開跪成一片時,紛紛大聲叫好,個個稱讚吳知縣是個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

經此之後,吳知縣在太和百姓間威望大增,好評如潮。

公審大會結束后,吳知縣藉機將這些大戶悉數留了下來。不得不說大多數人對要錢還是要命這個問題上還是拎得很清楚,

一開始只說要出錢出糧賑濟流民時,這些個大戶紛紛向吳知縣訴苦,都說如今這世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雖然城外的流民很可憐,他們也很想幫朝廷緩解一下壓力,可實在沒辦法,實力不允許啊!

吳知縣呵呵一笑也不反駁,只是將幾份朝廷下發的塘報往桌上一扔,這些大戶們頓時傻了眼,不管是西北的闖賊還是朝廷的官軍,可都不是善茬,只要他們來了太和,那這些大戶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首先我表個態,雖然鄙人家中並無多少餘糧,可為了太和縣的這一方太平,我願意拿出稻穀八百石,白銀兩千兩幫助衙門賑濟流民鞏固城防,還請吳大人速速上奏知府衙門,萬萬不可讓淮海道的官兵入太和。”

隨着其中一人帶頭表態后,其餘大戶紛紛解囊相助,頃刻間就籌集到糧食三千石,白銀兩萬兩。

當然這些大戶唯一要求就是請吳知縣千萬要阻止外地的官兵進入太和。

吳知縣見這些大戶們答應出血,立即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對着眾人保證即便自己拼着這烏紗帽不要,也不能讓外人把太和縣給搞亂了。

除非萬不得已,吳世濟這個太和縣的父母官也不希望有人到自己的地盤上指手畫腳,如今錢糧已然到手,吳知縣也就借坡下驢,順勢答應了這些大戶,太和縣決不允許外人插手。

如此以來,大戶們得了心安,吳知縣刷了聲望,流民們有了一個活命的機會,倒也算是三全其美了。

有了大戶們的錢糧支持,太和縣的城防修繕工作總算是提上了日程,在這個世道,最不缺的就是人,不過是一天兩頓糙米飯,就引得太和城外的流民們紛紛報名,只能說這個時代的勞動力確實夠廉價。

太和縣城頭乾的熱火朝天,李煥這段時間也沒閑着,三天兩頭就讓人請段天德到班房裡喝喝茶聊聊天,如此幾番后,段天德自己就崩潰了,畢竟隔個三五日就得到班房裡去一趟,這日子擱誰誰也受不了。

受不了怎麼辦?花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