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只有當你有足夠的實力的時候你才有資格去跟別人談什麼天地正義、公道人心,要不然別人只當你是放屁而已,如果你今日不是一個書辦而是一個知縣,你根本不用耍什麼陰謀詭計,直接就可以將彭寵這樣的小人給摁死,如此一來不是利索的多嘛。”李煥無情的揭露道。
“那你為何不將我一起抓了去,有了我你不是更好升官發財?”徐穆之憤然問道。
“我打聽了一下,你這些年在楊樹鎮教書育人,幫老扶幼確實幹了一些好事,雖然盜取稅銀手段下作了一些,但與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貪官污吏相比,你還算是個好人,如今這個世道好人本就不多了,我還是為這個世界留下點種子吧。”
這幾日李煥在通過與楊樹鎮百姓們的聊家常,知道了徐穆之一點陳年往事。
楊樹鎮的百姓們但凡談起徐穆之,無不稱讚加惋惜,稱讚自然不必說,徐穆之在楊樹鎮修建草廬教書育人已是難得,更何況他還幫老扶幼,楊樹鎮的百姓不管誰家裡有困難,只要向徐穆之開口,徐穆之是能幫則幫毫無二話,百姓們對他是有口皆碑。
至於惋惜那就說來話長了,徐穆之自小聰慧,乃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神童,小小年紀就學業有成,十五歲第一次參加科舉就中了秀才,要知道多少白髮蒼蒼的老夫子考了一輩子都沒能考上一個秀才,十五歲中秀才就是天才中的天才,所有人都堅信,徐穆之金榜題名指日可待。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年少成名的徐穆之才情大,脾氣更大,因為看不慣當時的縣太爺魚肉百姓,竟然帶着百姓道知府衙門狀告了自己的父母官。
雖然徐穆之的才名傳遍鳳陽,當時的鳳陽知府對徐穆之的狀告很重視,不僅親自接過了徐穆之的狀子,還邀請他到后衙一敘,但這一切並沒有什麼用,知府大人轉身就把這案子打回太和縣,讓當時的太和知縣審理此案。
不出意外,年輕的徐穆之被老辣的太和知縣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因為早有準備,徐穆之之前收集的所有證據根本定不了知縣大人的罪,最後此案以徐穆之誣告而結案。
被“誣告”的太和知縣絲毫不受影響,官照做錢照貪,最後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
反倒是徐穆之,因為誣告父母官,被奪去功名后拋入牢中,幸得各位同窗多方打點這才被放出獄,只是經此一事,徐穆之終生不得再入考場,自然也就無法通過科舉走上仕途。
現實的殘酷還遠遠沒有結束,徐穆之回鄉之後,太和知縣開始了瘋狂的報復,衙役們隔三差五的上門找徐穆之問話,因為常年擔驚受怕,徐穆之父母憂慮而亡,原本殷實的家庭也慢慢開始破敗,徐穆之最後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徐穆之的悲慘境地直到那一任太和知縣調任之後方才有了改善,楊樹鎮百姓為了感念徐穆之當年的仗義執言,讓他在家鄉當了個小小的書辦養家糊口。
當然,徐穆之也並沒有辜負楊樹鎮的百姓,工作之餘順便在楊樹鎮教書育人。
讓李煥沒想到這麼多年後,徐穆之依舊不改憤青本色,面對貪官絲毫沒有手軟,只是這一次他學聰明了一點,學會了借刀殺人。
“其實有時候我挺佩服你的,這麼多年了一點沒變,依稀還是當日那個熱血少年。”
李煥這話倒真不算恭維,畢竟大多數人在經過生活一遍遍的毒打蹂躪后不是甘於平凡就是同流合污,可徐穆之遭遇如此不公后,還能路見不平為民鋤奸,實在讓人不佩服都不行。
“佩服不敢當,你若是真佩服我就不會放彭寵一條生路。”徐穆之對李煥的言辭嗤之以鼻,很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