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林賡對這事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不管是為了報答李煥的知遇之恩還是證明自己,自打接手太和縣的防務之後就盡心竭力,爭取打一個開門紅。
可惜的是這戲台搭好之後,唱戲的主角卻遲遲不見蹤影,距離滎陽失陷已經半月有餘,可這半月多的時間裡,闖賊從來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有人傳言一支人數眾多的闖賊隊伍正往江淮這邊行來,闖賊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途州縣皆是一鼓而破。
在百姓的口口相傳中,闖賊的人數由一開始的萬餘人漲到了三十萬,其中闖王麾下有十三太保,這十三太保個個如關張復生,有萬夫不當之勇,更為恐怖的是闖王高迎祥每日必以小孩心肝下酒,嚇得太和城內那些有孩子的父母肝膽俱裂。
闖賊雖然兇惡,可這狼來了次數說多了,百姓們對闖賊的態度又變了,不少百姓自我安慰,說這鳳陽乃是太祖爺爺起家的地方,有大明龍脈護着,怎麼可能讓這些闖賊亂來呢?
甚至有不少百姓信誓旦旦的宣布,闖賊已經被朝廷大軍給剿滅了,大傢伙安心過年就行。
李煥沒功夫搭理這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可這些人有句話說的沒錯,大傢伙得安心過年。
不管闖賊來與不來,這老百姓的日子該過還得過,既然是過日子,那這過年自然少不了。就在這既忐忑又惶恐的心情中,太和城的百姓終於崇禎八年的春節。
老天爺註定不會讓太和城的百姓踏踏實實的把這個年給過完,正月初十,李煥吃完早飯登上城樓巡查時發現,潁州方向一片濃煙滾滾,火光一片。
李煥見狀速速派人前去打探,可賊軍勢大,斥候們也不敢靠的太近,只說潁州城內已經是一片廢墟,如無意外潁州已經被闖賊給劫掠一空,最後一把火將潁州城給燒為平地。
來不及同情潁州百姓的悲慘遭遇,因為潁州距離太和不過百餘里,縱使大軍行進也不過兩日路程,所以大戰一觸即發。
李煥的擔心並沒有持續太久,在潁州城陷落後的第二天清晨,一支闖軍從潁州方向直奔太和而來。
李煥和吳世濟接到奏報后,立即放下手裡的早飯,立即趕到了城樓之上,只是當李煥真的看到了這支傳說中的闖軍后,一股莫名的喜感襲上心頭。
從城樓上望去,李煥只見塵土飛揚間,一支規模不小的闖軍正直奔城下而來,可等這批闖軍真到了城下之後,李煥才發現這闖軍跟自己印象中的有些不一樣。
首先是人數,壓根就沒有傳說中的三十萬大軍,李煥大致估量了一下,至多不過兩三千人。
再看裝備,這些闖軍旗幟雜亂,士卒們的衣服也是亂七八糟,至於兵器更是五花八門,與其說他們是一支軍隊,倒不如說他們是一群叫花子。
李煥看到這支軍隊的第一眼后,心裡就冒出兩個字: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