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在接到鳳陽被襲的消息后,楊一鵬當即領着本部兵馬急匆匆地往鳳陽趕,可真當他來到鳳陽城外時這才發現有人已經先來一步了。
楊一鵬看着朱大典如此積極,本想對他表示一下支援,多謝兄弟在為難之中拉我一把,這恩情我記下了,以後一定還你。
不過作為漕運總督兼鳳陽巡撫,鳳陽這地上於情於理都歸楊一鵬負責,既然我這個主人都到了,那這些外地支援的兄弟部隊自然得聽從他楊一鵬負責。
可沒想到朱大典壓根不接楊一鵬的話,只說抵禦反賊馳援鳳陽乃是他這個鳳陽巡撫的本分,根本用不着楊一鵬感謝。
這話一出來,楊一鵬就尷尬了,這是不拿自己當外人啊,可他還不能發火,畢竟人家說的道理是真的沒錯。
中都鳳陽被圍,別說官員,就是普通百姓都得過來搭把手,這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確,可有些事情往往太正確了那就反而有問題了。
朱大典正是藉著這高大上的正確理由打着自己的小算盤,雖然巡撫和總督都是封疆大吏,可巡撫畢竟還是差總督一截,如今眼前有這麼一個好機會,朱大典自然不想錯過。
鳳陽被焚對楊一鵬來說是個天大的坎,雖然楊一鵬有無數個理由無數種解釋說鳳陽被焚跟他沒一點關係。
可任憑楊一鵬如何解釋,如何辯解,他楊一鵬乃是鳳陽巡撫,如今鳳陽出了這麼大一簍子,楊一鵬身上的責任自然少不了。
一個有想法的山東巡撫,一個有苦衷的漕運總督,如今鳳陽城外的兩位大佬那是相當糾結。
所以不少如吳世濟這般的官員壓根不知道將手裡的捷報交給誰,因為這捷報交給誰就承認這鳳陽城內歸屬於誰管理,以後就只能跟着這人繼續混了。
這就是一份變相的投名狀
這對所有來到鳳陽的官員都是一種考驗,巨大的考驗,選擇了一方就得罪了一方。
吳世濟來到鳳陽城后自然也陷入到這糾結當中,按內心的想法,吳世濟還是想投奔楊一鵬麾下,畢竟楊一鵬為官清廉,恪盡職守,這官聲可比恨不得刮地三尺的朱大典好得多。
李煥剛聽到這話就趕緊攔住吳世濟,讓他就算把這捷報給丟了也千萬別交給楊一鵬,那不是求功那是找死。
“原因呢?”楊一鵬雖然信任李煥,可茲事體大還是不免有些擔憂。
李煥聞言這心中猶如一萬匹草泥馬奔波,這事總不能說我是看《明朝那些事兒》給看出來的吧?
“大人,你還記得官渡之戰前的田豐嗎?”李煥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法子,當下對吳世濟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