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轅門口的鬧劇就在雙方妥協中落下帷幕,鄧玘答應出兵以換取朱大典的通融,至於那些被禍害的百姓,那隻能怪他們自己運氣不好了。
對於這個結果,李煥是早有心理準備,自古官官相護,朱大典不會真為幾個普通百姓就去得罪堂堂統兵大將。
真要是鬧大了,朱大典也落得沒趣,如今能利用這個事情撈點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李煥帶來的這批糧食,再加上鄧玘已經答應出兵,朱大典頓時覺得自己的腰杆子很硬,既然自己的腰杆子很硬,那自然就想試一試到底有多硬。
張獻忠的大軍在廬州依舊等待了近十天,這十天里張獻忠雖然沒能攻陷廬州城,可將廬州城周邊的區域掃了個乾乾淨淨。
鳳陽突圍的時候,為了同時騙過朝廷和李自成,張獻忠的大軍並沒有攜帶多少糧草,到了廬州城下時急需補充一波,沒想到廬州城真是一塊硬骨頭,張獻忠帶着大軍猛攻了多日都沒能拿下廬州城。
如果朱大典這個時候能鼓起勇氣和張獻忠硬剛一波,那張獻忠即便不死也得脫層皮,可惜朱大典未能及時抓住這個機會。
等到張獻忠調轉兵鋒開始在廬州城周邊區域劫掠時,朱大典再想動手已經晚了,最後只能在廬州城下開始僵持。
在廬州城下拖了十餘日,張獻忠的大軍已經補給完畢,接下來該考慮撤退的事宜了。
雖然心中對撤退的路線已經有了初步打算,不過張獻忠還是打算聽聽幾個義子的意見,特別是大兒子孫可望和二兒子李定國,張獻忠對此二人的意見還是特別尊重的,當即讓人請了孫可望和李定國二人到自己帳中議事。
不消片刻,二人就隨着親兵來到張獻忠的大帳當中,二人常年在軍中,對於張獻忠請他二人過來的目的已經猜到了幾分。
“這鬼天氣又濕又冷,喝口熱酒暖暖身子。”張獻忠見二人過來,趕緊對二人吩咐道。
這二人也不含糊,端起大碗就連幹了幾碗熱酒,熱酒一下肚,渾身上下立即暖和起來,猶如蒸籠一般冒着熱氣。
“讓你們二人過來沒別的事,這廬州城再呆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倒不如早些撤離,你們兩個有什麼好的意見沒有?”張獻忠不等二人放下酒碗就立即問道。
“咱們必須要回北方,江南雖富可終非久留之地,留在此地咱們只能被活活困死。”孫可望見張獻忠發問,立即搶先發言道。
“老二,你覺得呢?”張獻忠聽聞不置可否,繼續對李定國問道。
“我贊成大哥的意見,而且要儘快,趁着朝廷大軍還未合圍,咱們必須得跳出去。”李定國立即附和道。
張獻忠聞言立即點了點頭,別看闖軍這段時間在整個兩淮所向披靡,很少有州縣能擋住張獻忠的兵鋒,可打着打着張獻忠發現了一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