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1 / 1)

第300章

呂鑫雖然渣可不蠢,三五萬兩銀子根本建不起這潁州城,可如今李煥只問自己要三五萬兩白銀,難不成這其中有什麼貓膩不成?

“其實法子很簡單,就地取材而已。”李煥一臉自信地回答道。

李煥的法子說來的確很簡單,如今潁州衙門有呂鑫提供的糧食二十萬石,雖然這批糧食本就是為這些災民準備的,可李煥不打算這批糧食就這樣免費提供給那些災民。

雖然這些災民已經一無所有,可這些災民還有他們自己,想要吃飯?沒問題,用力氣來換就行了。

人都有惰性,如果能輕易得到,誰還會珍惜?誰還會感恩?李煥想要的不是幾十萬光吃不幹的懶漢,而是幾十萬可以產生剩餘價值的勞動力。

“每人每日不過兩斤大米,這二十萬石糧食可足夠支撐潁州衙門重修整個潁州城了,至於問呂公子要的那三五萬兩銀子,不過是用來購買建材的資金罷了。”李煥向一旁的呂鑫介紹道。

“可三五萬兩白銀購買建材是足夠了,但想運進潁州恐怕有些緊張。”呂鑫仔細盤算后不無擔心地向李煥說道。

“我算了,走水路完全夠了。”李煥頓了頓後繼續說道:“呂公子可知道當日丁謂挖溝故事否?”

原來宋真宗時期,皇城大火,宋真宗派丁謂主持皇城的修復,丁謂一看現場發現重修皇城的任務相當繁重,既要清理廢墟,又要挖土燒磚,還要將建材運送至工地。

丁謂為了節約開支縮短工期,最後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法子,先把皇城前的大街挖成大溝,利用挖出的土開始燒磚,然後將京城附近的汴水引入溝渠,利用溝渠運送建材,最後將皇城清理出的廢墟填入溝渠,修復原本的大街。

李煥如今提出這個典故,自然是想效法先賢重修潁州城。

經李煥這麼一介紹,重修潁州城的勞動力有了,建材也有着落了,最後的施工方案也有了,那就只等開幹了。

“好在李大人未曾經商,否則哪裡還有我們這些人的活路。”經過李煥這麼一解釋,呂鑫總算是服了,一臉欽佩地向李煥說道。

“謬讚了,不過是些小聰明罷了,招募災民的事情我已經吩咐下去了,不出意外三五萬青壯勞力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呂公子這邊的建材就需抓緊聯繫了。”李煥趕忙謙虛道。

不過三五萬兩銀子而已,呂鑫自然不會推辭,既然銀子沒問題,那接下來就該想着如何修城了。

二人就在這一片廢墟中仔細規劃着潁州城,潁州城也在這二人的共同努力下開始重生。

“對了,修完這潁州城算不算我干出了一番事業。”

“應該算吧。”

“什麼叫算吧?一定算,肯定算。”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