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2 / 2)

我不是奸臣 令狐蒜 1255 字 2天前

有了崇禎皇帝的支持,曹文詔在山西陝西的仗打得異常漂亮,先敗流民軍於盂縣,追擊途中,又在壽陽之東北的方山,再次大敗流民軍,斬殺其首領混世王,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沒了洪承疇的故意壓制,曹文詔可比在洪承疇麾下風光的多了。

在曹文詔的盡心儘力剿匪之下,山西匪患為之一空,爾後曹文詔攜大勝之勢率大軍再入豫平叛,一時間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河南境內的流民軍壓得喘不過氣來,可就在戰局如此有利之時,一紙聖旨將曹文詔調離河南前線任大同總兵。

曹文詔這位驍勇善戰的良將,沒有敗給流民軍,卻中了自己人暗箭,當前線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被調離了前線。

調離曹文詔離開河南的原因很簡單,那位名叫劉令譽的御史也隨同曹文詔一同到河南赴任,劉御史將上次被皇帝斥責的賬全部記在了曹文詔身上,就在曹文詔連戰連捷之時,劉御史上書崇禎皇帝,參曹文詔虛報戰功,怙勢而驕,崇禎皇帝絲毫不聽曹文詔辯解,一紙聖旨就讓曹文詔去大同守長城去了。

曹文詔的悲劇與其是劉御史的讒言,倒不如是崇禎皇帝既用且防的私心作祟,崇禎皇帝為人一向小事精明,大事糊塗,性格褊狹猜忌,曹文詔在河南打得越順風順水,崇禎皇帝對他就越不放心,就算沒有劉御史也會有李御史,崇禎皇帝不可能允許他手下出現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曹文詔的結局早就註定。

將軍有戰死沙場的勇氣和忠心,可皇帝卻沒有用人不疑的度量和胸懷,也許大明王朝的結局也早已註定。

話曹文詔赴任大同不久,便遇到皇太極率兵犯邊。曹文詔隻身赴任,手下無兵又無將,大同戰局潰敗,大同周邊城池失守。

城池丟失自當有人負責,可崇禎皇帝絲毫不念曹文詔剿匪有功,降下嚴旨對曹文詔要撤職充軍。多虧山西巡撫吳甡力保,崇禎帝才勉強同意讓他戴罪立功自贖,崇禎皇帝刻薄寡恩可見一斑。

在邊關漫漫的黃沙之中,曹文詔似乎有些懂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