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李煥依稀記得當年上化學課的時候,化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方程式,其中就有一個石灰石在高溫下轉換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鈣又剛剛好可以和鐵礦、煤礦中的雜質發生反應,最後達到除雜效果。
只是這方法李煥沒辦法細說啊,總不能說四百年後的化學老師說了,這辦法准沒問題。
“我也是在古書上看到的,說是煉鐵的時候放些石頭進去,可以提高鐵塊的品質。”李煥打了個哈哈后說道。
李煥說的模稜兩可,這可就讓一旁的馬清明有些為難了,自小在煉鐵作坊內長大的他可從來沒聽說過煉鐵還要加石頭進去的。
好在馬清明這種技術宅雖然耿直可畢竟不傻,只是壯了壯膽子后對李煥問道:“那大人可記得一爐鐵水需加多少石頭呢?”
李煥聽完這話頓時感到很懵逼,當時化學老師只說了這原理,可化學老師也沒進過工廠啊,哪裡知道這其中的比例。
“大人既然指明了方向,咱們慢慢摸索就是。”一旁的姚平見李煥面露為難,立即為李煥解除了這尷尬。
不得不說,姚平雖然不會煉鐵可會做官。
其實這個時代的工匠們經過幾百年的積累,煉鐵這門技術對他們早就不是什麼難事,之所以遲遲未能突破,並不是他們技術能力不行,而是這些師傅們只有術沒有道。
所謂的術就是知其然,而道是知其所以然,這個時代的師傅們想要提高技術能力,只能通過日常的經驗積累,可經驗這玩意太不穩定了,畢竟經驗對技術的提高並不一直起到推進作用,而一個搞技術的人太相信經驗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也就是馬清明他們不理解李煥所提的這個法子,因為以他們的經驗看來,這完全沒道理嘛,煉鐵就是通過煅燒去雜的過程,如今還要往爐中加入石頭進去,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