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含上提花和漂染,那老闆賺的還多些。”柳如玉最後補充道。
李煥一聽這話頓時呆住了,沒想到一個簡簡單單的織布竟然是高技術工種,蘇杭地區的技術工人都是經過市場培育出來的,而李煥如果貿然地建廠讓北方的難民進廠幹活,那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一是北方的難民幹活極慢,一個工人忙活一天還賺不到自己的生活費,也就是說工廠的老闆還得倒貼錢,這樣的工人自然沒人願意要。
第二個結果就是北方難民因為技術所限,織出來的布產品競爭力不夠,市場是殘酷的,產品競爭力不行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不管是哪個結果,這都不是李煥想要的結果,其實李煥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提供就業機會,讓這些難民自己養活自己。
“挖一些熟練工人到潁州來當師傅呢?”李煥想了想后對柳如玉問道。
“沒用,短時間內根本訓練不出來,要知道如今最先進的織機需要四五個人同時操作,大小零件幾百個,使用起來極其繁瑣,即便挖了一些熟練工人過來也無濟於事。”柳如玉搖了搖頭后說道。
李煥聽完整個人都不好了,在他的印象中,對古代織布行業還停留在一人一機的程度,沒想到這個時候的織布技術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
“上趕着不是買賣,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過來求我們算了。”李煥一拍大腿后說道。
“求我們?”柳如玉還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這些熟練工人請他們都不過來,怎麼可能會來求我們,這不是開玩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