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報紙?”阮大鋮有些疑惑。
“哦,是我問錯了,你應該看過邸報吧?”李煥意識到自己問的有點無厘頭了,這個時代怎麼可能會有報紙。
不過這個時代沒有報紙,但是有邸報啊,與後世的駐京辦一般,地方各州在北京城內設有辦事處,而這個辦事處就是邸。所謂邸報就是皇帝的諭旨、詔書以及重大決策由通政司彙編成冊,各辦事處的人員拿到邸報后,立即派信使送到各地方官員手中。
由於涉及到國家政策方針,邸報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並不對外發行,如果一定要作比,邸報相當於後世的內參。
阮大鋮離開北京城之前可是擔任過光祿卿,雖然光祿卿是京官,很大程度上用不到邸報,可聽還是聽過的。
“這是自然,只是......”阮大鋮點了點頭后回答道。
不過阮大鋮有些不解,這邸報與他和復社鬥法有什麼關係?難不成還能通過北京城的關係,直接在邸報公開吐槽?
可如果阮大鋮有這能量,早就東山再起了,哪裡還用在這受復社這批人的窩囊氣。
“且聽我說完,朝廷發行邸報是對廣大官員的,可如果有一種類似邸報的東西,但不是對官員而是對廣大百姓的呢?”李煥一臉深意的問道。
“面向廣大百姓?”阮大鋮一臉意外的說道。
李煥的這個建議完全出乎阮大鋮的意外,在阮大鋮的認知中,普通百姓不過牛馬一般,平日里忙着養家糊口,哪裡有功夫看這個,再說了老百姓大多都不認識字,這玩意送到他們手裡也看不懂啊。
“可百姓大多都不認字啊,這玩意即便送到他們手裡,他們也看不懂啊。”阮大鋮趕緊補充道。
“哈哈,如果說這玩意光記載一些朝廷大事,那自然沒多少人感興趣,可如果這玩意記錄一些近期的奇聞異事,甚至還可以連載一些小說雜劇,至於說百姓不識字,那金陵城內不是還有那麼多說書先生嘛。”李煥哈哈一笑后解釋道。
“是啊,可以通過說書先生來推廣此物,這可比那些老話本有趣多了。”阮大鋮點了點頭后又有些疑惑:“可此物即便推行的再好,那也沒辦法幫我啊。”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阮大鋮根本看不到報紙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在他看來這玩意就是個消遣物,平日里打發打發時間沒問題,可如果用這個和復社搞鬥爭,那還差點意思。
“這可是一柄利劍,就看你會不會用了。”李煥一臉深意的說道。
阮大鋮還是不懂,他怎麼也想不通,就這麼一個消遣玩意怎麼可能如李煥所言有這麼大的作用。
“我一直在說復社為何在整個江南能一手遮天,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輿論掌握了話語權,可你想過沒有,如果這報紙能推而廣之,整個金陵甚至整個江南的普通百姓都能看上一份,那不就意味着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意見傳遞給每一個百姓嘛?”李煥隨即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