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1 / 1)

我不是奸臣 令狐蒜 1084 字 10小時前

第559章

“你的意思是朝廷內的局勢可能會有大的調整?”在聽完李煥的一番分析后,吳世濟一臉遲疑的問道。

雖然李煥的一番分析很在理,可吳世濟對這事還是心存懷疑。

畢竟在一干大臣的眼裡,崇禎皇帝自登基以來,對一干東林黨人還算厚道,可如今李煥說崇禎皇帝要和復社的人翻臉,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大人可想想當今聖上是如何登基的。”李煥對吳世濟很是隱晦的說道。

崇禎皇帝的登基壓根是一個意外,如果不是木匠皇帝無子,這皇位壓根就輪不到朱由檢來坐,所以朱由檢壓根就沒有任何崗前培訓就上位了。

除了少數如嘉靖皇帝這般天賦異稟的牛人之外,大部分未經過崗前培訓就直接上崗的皇帝一般來說乾的都不怎麼樣,畢竟當皇帝是門技術活,如果未經過專業的崗前培訓,那就很容易出問題,很明顯無證上崗的崇禎皇帝一登基就出了大問題。

話說天啟年間,木匠皇帝整日里躲在後宮研究木匠活,而將朝廷大事盡數委託於魏忠賢,任憑魏忠賢在朝堂內興風作浪。

按一個閑散王爺的眼光來看,天啟皇帝這是典型的不務正業,魏忠賢是結黨營私,殘害忠良。

所以崇禎皇帝一登基就非常“順應民意”的將魏忠賢打發到鳳陽看皇陵去了,不僅如此還將整個朝堂內的閹黨清掃一空。

崇禎皇帝如此“深明大義”,一干東林黨人紛紛高呼萬歲,覺得他們的春天來了,此時的崇禎皇帝也是意氣風發,在他看來,只要他大膽任用“賢良”,那必能拯救整個大明朝。

至於何為賢良,那自然是被閹黨迫害的東林黨人,道理嘛那也非常簡單,魏忠賢和他的閹黨是邪惡的,那被閹黨打擊的東林黨人自然是正義的。

更何況東林黨人平日里的對外宣傳太符合老百姓眼中的清官模樣了,重用他們壓根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朝廷內沒了魏忠賢這條惡狗,再加上崇禎皇帝的重用,東林黨舊部很快就在整個朝廷內瘋狂生長起來。

可按一個皇帝的標準來說,崇禎皇帝這番操作完全是在瞎搞,在皇帝的眼裡,從來就沒有什麼非黑即白,這就好比黃河水渾,長江水清,可不管是黃河還是長江,只要一泛濫必定會淹死人。

所以站在一個帝王的標準來說,黃河要治理長江同樣也要提防,皇帝要的是一個平衡,不讓任何一派勢力做大,可惜未經過崗前培訓的崇禎皇帝沒能搞清楚這一點。

因為崇禎皇帝一開始的迷之操作,自崇禎二年起,西北的流民越來越多,多到可以攻破州縣,多到可以為禍整個天下,西北不安分,東北也越來越熱鬧了,后金的大軍多次越過長城南下劫掠人口,甚至差點把北京城給圍了。

東林黨人解讀儒家經典那是頭頭是道,可光解讀儒家經典不夠啊,崇禎皇帝需要的是真的能辦實事的人,真的能給他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這時候崇禎皇帝能學一學他的木匠哥哥,殺了魏忠賢大不了再培養一個魏忠賢就是了,畢竟宮裡從來不缺太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