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一貫大明寶鈔從價值一千文到價值一文,千倍貶值,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造成寶鈔急速貶值,甚至都可以當手紙丟城東廁所備用的地步,最大的罪魁是老朱家的皇帝們。
當然,禍首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洪武八年,老朱見寶鈔沒幾個人用,一生氣,禁了白銀流通。洪武二十七年,老朱又看到百姓做小本買賣不用寶鈔,說找不開,直接定製了小面額寶鈔,連銅錢也一併禁了......
現在好了,小面額、大面額都有了,你們總沒理由不用了吧?
那什麼,記得把家裡豬圈裡、床底下藏着金子、白銀、銅錢都拿出來給官府,我們給你兌換寶鈔。
通過“乾坤大挪移”,無數寶鈔進入民間,無數金銀銅進入朝廷與皇室手中。
可老朱沒學過經濟學,只知道印鈔很爽,沒錢了就印,印它個幾百萬,幾千萬那都不是事,可百姓也不傻,一開始一貫鈔還能買三百斤糧食,這才過了幾年,還是一貫鈔,連五十斤糧食都買不到了,這不是坑人嗎?
朝廷禁銀、銅交易,但隨着寶鈔貶值,民間偷偷用銀錢交易是常態,有些地方害怕被抓到懲罰,乾脆背着糧食買布帛,抱着布帛換糧食,退回了以物易物的時代。
朱厚照看着戶部尚書孫交,問出了一個核心問題:“《大明律》中,可有明文規定,禁銀錢交易?”
孫交搖了搖頭:“陛下,禁銀錢交易雖未寫入《大明律》,可也是歷來傳統,如太祖時,詔令‘禁民間不得以金、銀、物貨交易,違者治其罪’;永樂朝,詔令‘自今有犯交易銀兩者之禁,免死徙家興州屯戍’......”
這些都是皇帝昭告天下的文書,雖然不在大明律,可比大明律管用,優先級更高,犯了事,保證按詔書標準給判決。到了朱瞻基時,這傢伙已經有掀桌子的意思了,用的是“我有萬倍懲罰”的招式,誰敢用銀子做買賣,用一兩,罰一萬兩......
朱厚照聽着孫交的解釋,嘆道:“孫尚書,你認為現行的大明寶鈔為何行不通了,百姓為何不用寶鈔,是因為規矩不明,懲罰不夠嗎?”
孫交肅然道:“是因為寶鈔不立。”
朱厚照凝眸問道:“既然你知道寶鈔不立,那你想要奏報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