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在文人眼裡,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是英雄,是好漢,至於揮舞長槍棍棒的武將與軍人,算什麼好男兒!
現在,朱厚照要改變這一切,無論文臣喜不喜歡,都要將烈士的名字,光明正大地雕刻出來,並讓其與山石同枯!
顧仕隆深深吸了一口氣,穩住情緒,繼續念道:“非為國征戰,因訓練、執行公務、意外等犧牲者,定為因公犧牲。無論是烈士,還是因公犧牲,朝廷皆給重恤。烈士者,兵部一次撥付撫恤三十兩,戶部撥付糧十石,烈士父母妻子女等,照洪武時策行之......”
王廷相苦澀地搖了搖頭,朱厚照這次可算是下了血本整頓軍隊了。
洪武策好理解,那就是軍士陣亡了,沒有子弟,父母妻女尚在的,連續給家眷發放三年糧餉,三年之後,糧餉減半接着給,直至父母去世,女兒出嫁,有兒子的,那就給到成人。
這是太祖定下來的規矩,但在明英宗之後,這撫恤之策就大打折扣了,實際上給軍士家眷的糧餉,只有規定的三成左右。
原因是,明英宗被一個又菜又好玩的死太監王振帶去了土木堡,然後京軍主力全軍覆沒,大敵當前,朝廷沒空管撫恤事,大敵走後,又忙着整頓團營,重建京軍,錢糧都用在了刀刃上,只能委屈下家眷。
這一委屈,就成了定例......
可問題是,洪武時期給撫恤重家屬,但沒那麼重軍士啊,死個軍士,給個三兩銀就已經頂破天了,皇帝你給的可是三十兩......
但話說回來,三十兩多嗎?
按照現在京軍月給兩石五斗折算,三十兩,也就他們不到三年的糧餉。
拿三年糧餉換一條命,當真多嗎?
都督藍敬深深看着朱厚照,目光中滿是狂熱!
如此之策,必得軍心!
新軍,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