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王廷相起身,目光炯炯有神:“不管衛所邊鎮、各地衙署,都需要經驛站來傳遞文書。說到底,驛傳整頓最緊要的便是整頓驛站!陛下重賞不願勞民,可驛使、驛卒十分辛勞,尤其是遇到幾百里加急文書時,更是疲累!”
“本官提議,以驛卒傳遞文書急緩程度,給其增獎賞。如送一次三百里公文,給一百文獎賞,送四百里加急公文,給二百文獎賞,送五百里加急公文,給驛卒三百文獎賞!”
李浩深吸一口氣,對王廷相道:“如此一來,怕是要增不少負累,戶部那裡未必會答應。”
王廷相肅然道:“我們只負責提方略,能不能通過是陛下與戶部的事。再說了,不用猛葯,如何能早日恢復驛傳?朱寘鐇造反如此驚天動地的消息,驛傳一日夜僅僅百餘里,實在令人後怕。”
“試想下,如果不是朱寘鐇造反,而是韃靼小王子破關而入,等朝廷收到急報時,小王子的騎兵是不是已經在北京城外不遠了?若是如此,朝廷拿什麼來守備,拿什麼來迎敵?”
李浩皺眉:“話雖如此,可戶部是貔貅......”
王廷相甩袖,冷笑一聲:“戶部的錢財用在驛傳上,總好過交歲幣!”
歲幣?
這是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錢,宋朝時,每年都要給遼、金大量歲幣。
大明骨頭硬,不給歲幣。
就是朱祁鎮被人俘虜了,大明新立一個皇帝,也沒想過給打到北京城外的瓦剌也先送歲幣。
既然不打算給歲幣,那就只能變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