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奉天殿。
朱厚照威嚴的聲音傳出,隨後宦官張永便前出一步,展開一份詔書。
這不是一份可以商討性質的提議,而是一份真正意義上的詔書,隨時可以下發出去,昭告天下。
滿朝文武,親王公侯等,肅然而立,仔細聽着。
張永雖然是個太監,聲音有些尖細,卻也洪亮清晰,面對眾人喊道:“朕擬中興元年宣言,旨在明綱定目,引領群臣樹中興之志,並為之不懈奮鬥。中興乃是全面之中興,士子於堂,修學問道;農耕于田,稼穡豐庫;商人於店,交易頻仍......”
李東陽、楊廷和對視了一眼。
很明顯,朱厚照這是在闡述自己的中興願景,囊括了士人、農民、商人、匠人、軍士等,甚至連做工的夥計、拉船的縴夫、失去田地的流民等都考慮在內!
中興,面向的是大明所有人,沒有誰掉隊,沒有誰被摒棄在外!如此全覆蓋的中興群體,震驚了所有人。
張永繼續念道:“中興元年,朝廷當全面落實從嚴治國,推動開展‘國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思想認知教育,弘揚‘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士人精神,推動廉政之風,以督察院、信訪局行監督,整飭吏治,還民以清......”
督察院的張欽、儲罐等微微點頭,深感責任重大。
吏治很難,現如今被擺在了中興宣言最前面,可見皇帝整頓吏治的決心之大,用意之明。張欽、儲罐、蔣瑤等人都理解朱厚照的安排,作為改中興年號的第一個年,若不抓吏治,如何談中興?
官場風氣、官員作為,直接牽連着無數百姓生活,朝廷在北京城內大談中興,人家在北京城外大貪特貪,巧立名目,欺壓百姓,那這中興豈不是成了笑話,讓無數人嗤之以鼻?
張永停頓了下,接着讀道:“中興元年,朝廷當振興文教,重點整頓北京國子監、南京國子監與各府學、縣學!朝廷今年擬撥付二百萬兩銀錢,修繕文教之地,並將國子監教授、助教、府學教授、州學正、縣教諭與一應訓導,官品悉數提三級。”
此言一出,禮部官員精神振奮,國子監祭酒王瓚、司業羅欽順更是激動不已。
國子監官職最高的是祭酒,從四品官,司業是正六品,而五經博士、助教全都是從八品官,就朝廷那點微薄的俸祿,實在是令人難熬,許多博士、助教都吃飽飯。
這些儒職雖卑下而道則尊的先生,待遇總算是有所改善了!振興文教,對於文官集體來說是一件好事,自然沒什麼人反對。
吏治、文教之後,朱厚照的宣言轉入新策:“一條鞭法之綱領要策已得一十三行省布政使司認可,當廣行於天下!凡清丈過土地之地,率先施行一條鞭法,即以南北直隸先行一步,以觀其效。至下半年開始,將一條鞭法再推三至五個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