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王大隱看了看周邦,差點沒暈過去,你他娘的倒是會推脫責任,不過到了這時候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開口道:“我們乃是河南涉縣的吏員,正是靠着當吏員撈一把的時候,竟然被朝廷給裁了,連個安置與補償都沒有,這才跑到京師,準備殺幾個人,報復朝廷!”
崔元都傻眼了,詹大同聽了腰都要閃了。
感情這兩個傢伙是想當吏員從百姓身上大撈一筆,發家致富,可不成想,竟因為被朝廷精簡人員給砍去了......
這應該是去年的事,畢竟為了官員增加俸祿,朝廷沒少裁去官吏,尤其是地方衙署,這都規定好了人數,不準超額,更不準帶家眷之外的親戚一起上任,一刀切下去,地方冗吏、冗雜役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也為新俸祿推行做好了鋪墊。
這事雖然引發了許多人不滿,但吏員、雜役大部都是本地人,沒了差事家裡還有地,該幹嘛還能幹嘛,不滿歸不滿,可沒人敢公開了鬧事,更沒人敢衝擊衙門,干出殺官造反的事來。
沒工作是小,沒性命是大,這些他們還是能分得清楚。
可自新俸祿標準公開之後,那些被清出去的官吏可就更鬱悶了,更有不少人待在家裡砸東西,指着桑樹就問候起來槐樹,有人還會做點稻草人的手藝活,總之,就是感嘆不公,好處沒自己的......
即便是如此,也沒有什麼亂子,人都被清理出去好幾個月了,朝廷新俸祿和你們有啥關係,再說了,不滿又能咋滴,難不成報復朝廷不成?
但凡神志正常的人就不會幹這種事,可偏偏有不正常的,王大隱、周邦就是,原因很簡單,王大隱是去年二月份花錢買來的典史,正擼起袖子準備撈錢時,朱厚照下了旨意,兩稅免了,徭役按住。好不容易熬過十一月,眼看着第二年不免兩稅,可以撈好處了,誰成想被趕了出去,典史當不成了......
錢都花了,一點油水也沒撈到,這王大隱自然不幹,找賄賂的知縣王問說話,結果王問根本不見,什麼賄賂不賄賂的,這可是事關三代的事。
知縣王問不承認,王大隱一怒之下,便找來同樣不滿朝廷的周邦,這就進了北京城,準備報復朝廷,理由是官員沒一個是好東西,殺幾個給皇帝看看,死也要將收了好處不辦人事的知縣王問給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