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1 / 2)

第442章

孔子回:先舍兵。

自貢又問,第二舍誰?

孔子回:舍糧食。

孔子補充了句:反正人都是會死的,民無信不立。

那意思是說,可以沒兵,也可以沒糧食餓死,就是不能沒信,失去了信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這就是去一,去二,三為立,也是朱厚照問政的一二三。

如此簡單明了、立意清楚的題,着實讓所有應考舉人驚訝不小,畢竟這可是會試,不說往年會試題目吧,就說鄉試題目也沒這麼一眼就能明白的,不應該出一些十分高難度的題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抓耳撓腮也想不明白出題人意圖的題嗎?

比如“問仁既已無顏子”、“配祭如何有太王”、“固為仇口”、“周公系井亦非常”等一般正常人怎麼都看不懂,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的題目嘛,今年為何給出了一道“說人話”的題?

說人話的題,說到底還是朱厚照強行安排進去的。

科舉考試有個規矩,經義的題只能取自四書五經,而且,以前出過的題不能再出了,這個以前,不是指大明朝一代,還包括唐宋元,也不只是說以前會試,還包括了以前的鄉試......

一開始科舉考試出題多容易,隨便摘一段拿出來就能用,可因為出過題就不能再出了,後面就不能摘這一段了,換一段摘吧,四書五經總共才多少字多少段,年月一長,容易出的題全出了。

沒辦法,只能發揮人的創造了,這一段選一句,那一段選一句,組合出題,等這一套也用個差不多的時候,那就只能這裡刪半句摘出來,那裡減幾個字摘出來,組合一下,好了,這就是題目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