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科舉還在繼續,整個貢院安靜得可怕。可反觀朝堂,已然熱鬧起來。
一些御史抱怨哈流土河之戰得不償失,都指揮使程鵬不僅不能有功勞,還應該治罪;一些御史抨擊朝廷對萬全都司等地的整頓,屯田歸軍,認為處置將官過多,影響了戰力......
這些反智、反常的言論,朱厚照幾乎是不敢相信,可偏偏就出現了。
下朝之後,面對憤怒的朱厚照,楊廷和一句話點出了這些言官的目的:“陛下,小王子雖然還沒有帶騎兵殺過來,可這些官員卻已經在為陛下找退路了。”
“為朕找退路?”
朱厚照茫然。
楊廷和平靜地說:“這和前面讓陛下派遣使臣去與小王子商議互市的奏摺一樣,都是為了維護陛下的顏面,畢竟朝堂之上的官員都知道哈流土河是陛下的謀略......”
朱厚照明白過來了。
言官說這個不好,那個有罪,將官弱了,軍士不行,應該多談判等等,他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小王子要來,大明肯定會失敗,失敗就需要有人擔責,找皇帝擔責不合適,那找誰,自然是宣府與萬全都司的將官,找支持整頓萬全都司的人,比如顧仕隆,找不支持談判的人,比如兵部、五軍都督府與內閣等......
總之,失敗是肯定的,至於誰最終來背黑鍋,現在就可以造勢了。等慘敗的消息傳到京師,皇帝就能知道言官多有先見之明,想收拾哪個武將,那就收拾哪個武將......
正因為這些不合理的邏輯,導致了不合理的言論,也就出現了許多奇葩。朝堂上有些事不是正常人可以理解的,說官員素質低劣,歸罪給讀書讀傻了,那也不合適,只能說這些人自以為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