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楊慎確實是個鋒芒畢露的人才。
少年成名,師從大明首輔,父親是大明次輔,想不鋒芒都難。
李東陽、楊廷和不知道的是,在歷史上,楊慎在楊廷和離開之後,大禮議再起時,曾喊出“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的話,然後糾集了一群人鬧事,結果被嘉靖皇帝打了兩次,發配雲南......
在朱厚照看來,楊慎帶頭鬧事很可能與大禮議沒多少關係,更多與老爹楊廷和的離開有關,大禮議只不過是個理由,是個發泄的窗口罷了。
無論如何說,楊慎很有鬥爭精神,也很敢鬥爭,連皇帝都敢斗,這是鐵打的事實。
朱厚照需要能戰鬥的人,楊慎想當劍,那就用他殺一殺人吧。
大明的官場,需要整頓的地方多了去。
看過楊慎的試卷之後,朱厚照贊道:“好一個我心凌雲志,碧空全寰宇!楊先生,令郎了不得。以朕看,這樣的人才,最好還是尊重他的想法,不要留在翰林院的好,放在督察院整飭官場,最為合適不過。”
楊廷和心頭一顫。
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內閣這是官場規矩,若不去翰林院,這傢伙日後最多也就是個尚書。雖說尚書在朝堂上的位置比內閣大臣靠前,但許多決策、許多文書的批駁,內閣有權,而尚書無權。用一句不太恰當但基本沒錯的話來解釋,那就是:內閣屬於決策機構,而六部九卿等,是辦事機構......
當拿主意、協助皇帝拿主意的人還是當辦事的人,這地位、權力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