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啟奏陛下,微臣已經初步擬定出一份,還請陛下過目。”李標說著,從懷裡掏出來一本奏摺來。

“呈上來!”

王承恩急忙上前,從李標手裡接過奏摺,雙手恭敬地遞給朱由檢。

朱由檢打開一看,心裡頓時就是一驚。

這李標果然是大才,自己只是提出個大概,但是李標竟然總結得如此到位。

有這樣的大才,大明振興有望!

只見李標在奏摺上寫着:

其一,關於財政虧空,微臣認為可以把旨意傳達到十五個省份,讓各地的布政使、按察使、總兵等,讓他們互相配合,把所有的賦稅全部徹查清楚,限期三年內,全部補齊。

其實這個要求並不高,因為接下來的幾條都是這一條能夠完成的重要保證。

其二,徹查全國的土地,這個任務也是交給各地的布政使、按察使、總兵等人,讓他們立即徹查清楚,限期3個月。

等賬目全部查清之後,納稅不按照人頭,而是按照土地,誰種地誰納稅,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其三,所有官員、商人、地主、甚至是各地的藩王都必須納稅,且要服徭役。

這一點難度要大很多,尤其是藩王和官吏納稅,這是直接動了滿朝文武的利益,肯定是怨聲載道,不過可以暫時少收點,讓他們明白百姓的苦楚,以後更有利於大明稅收。

微臣建議,官員暫時是30稅1,而藩王則是60稅1,因為藩王們確實懶散慣了,給他們點時間。

其四,在東南沿海的寧波、泉州、廣州三座城市開通商埠,稅收,微臣建議30稅1,給國外的商人和本朝的商人們一條活路,一旦商業發展起來,大明將會是前途無量!

其五,農民生活辛苦,最近幾年天災不斷,微臣斗膽建議,對所有的百姓實行50稅1,徹底緩解百姓當前的困境。

百姓有了地種,又有了衣服穿,有飯吃,自然心滿意足,各地的流寇會大幅度地消減,自然國泰民安。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