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1章
蘇莞的想法簡單,若是書院的人多了,自然是會吵鬧的,對於要面對科舉的學子而言,安靜的學習環境最為重要。
如此,書院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在原來山腳下的地方,日後附近的孩子都可以來這邊讀書認字,等年紀漸大,便可以去往山上的書院讀書。
山腳的書院也分為幾個部分,課堂、飯堂、以及寄宿學子居住的地方,飯堂統一在山腳下,山上的書院是沒有的飯堂的,反正距離不算遠,走幾步就是了,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山腳的書院不大,就一個大院子,有東西南北四處房舍,每一處房舍中間是一個小一些的屋子,平日里給先生休息用的,兩邊都是講課的課堂。
至於學生居住的地方,在邊上圈了一個位置,蓋的是一個連着一個的小院子,裡面的房舍每間間隔和現代的宿舍差不多,如果日後學子太多了,還可以改造成上下床鋪的形式。
另外在書院裡面還空出了一排八個並不大的鋪面,那鋪面開在書院裡面,賣的是一些筆墨紙硯書等物,書院門口處先建起幾處鋪面,等以後看情況再曾加。
教學的院子和學生居住的院子邊上都留有一片空地,日後要加建也沒什麼壓力。
山腰上劃了一個差不多大小的位置做教書的院子,同樣也劃了一處學子居住的院子,從山腳到山腰兩處書院以一條長長的台階連接。
先生們居住的地方是在山腰另一邊的一處空地,建一排小院子,畢竟先生們大多數都是拖家帶口的,不可能住學子那種院子。
這個時代地廣人稀,像是這種山地並不怎麼值錢,完全不用操心地方不夠大的問題,而且這還都是石家自己的山林,隨便圈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