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風箱要小一些,光看外麵其實並無什麼差彆,但其裡的構造卻很是複雜,最大的區彆,這個鼓風機不是手拉式,而是腳踩式。
這樣的設計要比手拉能省下很多的力氣,效率也能提高。
而它的風力和持續性,也比傳統風箱要大出不少。
這就是一個最大的改進,要知道這個時代人們所使用的還是最原始的風箱,灌風技術落後,這就需要極大的人力來堆積。
每煉一爐鐵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還特彆的累人......
王康走下來時,此刻已經有數名工匠在開始做著準備工作。
他們在地爐內鋪設著木炭,木炭上則是擺放整齊的鐵礦,如此將整個地爐內部塞滿。
由於王康設計的地爐內部都有層層的搭建,而且各層之間都有間隙,所以通風完全不是問題。
準備工作完成,就要開始點火了,這一點也很簡單,因為這種新式地爐的下方,留有專門的點火口。
“這個設計倒是還有些用處。”在一旁觀看的黎正點頭讚道。
幾番接觸下來,也參與了地爐的建造,雖然他們並不認為王康能夠冶煉出比鐵更堅硬之物,但也不像以前那樣輕視。
因為這個地爐有些地方確實值得借鑒,尤其是爐內的種種構造,遠比常規地爐要複雜的多。
有些地方連他們也看不懂。
見得爐內的火已經生起,而兩旁的工匠已經開始腳踏鼓風機,一下一下將空氣灌入地爐。
鼓風機的口子是用獸皮製成的圓筒,直接連接到地爐的進風口,這樣可以保證風力的最大利用。
“康少爺,這就是你製作的新式風箱嗎?這種腳踏式倒是個不錯的發明,看他們在使用時,並不吃力。”席大師在一旁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