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第1章

霜寒露重、冷雨如注,時值深秋的一個夜晚,紛繁忙碌整天的人們早已熄燈就寢。

此刻,在京師城西的一座氣派的府邸,兵部尚書劉忠義還在秉燭翻閱塘報。

邊關戰事接連失利,大軍征拔轉運困難,劉尚書心急如焚。

徹夜難眠,劉尚書苦苦思索着破敵的良策。

管家劉安從外面走了進來,他看到老爺滿面愁雲,知趣地奔到廚房,準備一碗參湯。

四下深沉如墨,寂靜的落針可聞。

就在劉尚書準備擬寫明天的奏摺時,突然一個黑影自屋頂落下。

眼前白芒閃動,劉尚書已經感受到了危險的臨近。

他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便倒在了血泊當中。

黑衣人伸手在劉尚書的鼻間一探,確認其已經死去后,重新又飛身上了屋檐,趁着濃重的夜色逃走了。

劉安回到書房,看到渾身是血的劉尚書,驚慌得將手中的湯碗打翻在了地上。

他在府上奔走急呼,很快書房門口站滿了人。

劉夫人見老爺被害,已經哭成了淚人。

府內人人驚慌失措,時下成了鍋亂粥。

劉安鎮定下來,他向劉夫人建議,應該馬上將老爺遇刺的事情稟報皇上。

獲得劉夫人的許可后,劉安火速奔到了刑部尚書鄭榮光的府上。

鄭尚書從劉安口中得知消息,神情異常凝重。

他馬上帶着劉安即刻入宮面聖。

劉尚書死於非命,皇上大為震怒。

他一邊命人出宮安撫劉尚書家人,一邊向鄭榮光詢問如還劉尚書一個公道。

鄭榮光認為,要想早日破案緝兇,非得鐵鷹親自出馬不可。

皇上允准了鄭榮光的建議,他將金牌交給鄭尚書時說道:“愛卿,十三省欽命司由你直接統屬,如今你主動承擔緝查凶頑的重任,朕很是欣慰。我聽聞鐵鷹為人武藝高強且足智多謀。相信你們能夠很快將案情調查的水落石出。”

鄭尚書躬身施禮回答道:“老臣一定不負聖上的重託。”

皇上略略點頭,讓鄭榮光和劉安退下了。

二人出宮后,鄭榮光讓劉安回府等待,他還有要事需要辦理。

劉安千恩萬謝地走了。

兩日後,一位身着青羅衣,頭戴斗笠的男子,騎着快馬向東城門衝來。

他手持令牌,打馬如飛。

過往的百姓紛紛避讓,城門官呆若木雞似的看着馬上的男子。

直到他的身邊捲起一股疾風,才從失神中醒轉。

望着絕塵而去的鐵鷹,百姓們議論紛紛。他們很是好奇,究竟是何人,膽敢在天子腳下如此的恣意妄為。

城門官搖着頭說道:“你們不知道他是誰嗎?他可是威震十三省的第一名捕鐵鷹。”

在眾人的猜測中,鐵鷹已經解馬來到了刑部尚書的府上。

鄭尚書請鐵鷹到後堂敘話,他將皇上的意思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

鐵鷹與鄭榮光經過一番交談,他從中了解到,鄭尚書對於劉尚書遇害也只是粗淺的認知。

鐵鷹認為,眼下只能再到現場勘驗,否則隨着時間的推移,證據越來越難以搜集,對於破案緝兇將非常不利。

想到這點,鐵鷹起身向鄭榮光告辭。

鄭尚書飽經滄桑的臉上,流露出堅毅的神情。

他拍了拍鐵鷹的肩膀,示意鐵鷹放手去做,遇到任何的艱難險阻都會全力支持。

現在鐵鷹來到了劉府,他拜見了劉夫人,說了些安慰的話語。

劉夫人請鐵鷹無論如何,都要為她家老爺報仇雪恨。

鐵鷹攥緊了拳頭,請劉夫人放心。

與劉夫人交談后,鐵鷹又找來劉安,向他詢問當日事發的情況。

因為並未聽到任何的聲響,所以劉安當然不可能知道劉尚書遭遇到了歹人。

從這一點分析,鐵鷹也就理所當然地清楚劉安也沒有與刺客打過照面。

鐵鷹心想:看來有必要到書房查看查看。

鐵鷹在書房仔細搜索,不放過任何角落。

現場除了書案上那片早已凝固許久的血跡外,再沒有什麼有價值的證據。

兇手的歹毒狡猾,令鐵鷹感到案子十分的棘手。

正當鐵鷹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發現地上有些許的土沫。

鐵鷹拾起土沫,用手指捻了捻。

他發現,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出現了微紅。

鐵鷹知道,這種紅土產於湖廣一帶,不是京師所有。

這一重要的線索,鐵鷹絕對不會放過。

他再次向劉府眾人詢問,最近有沒有去過湖廣或者採買過那裡的東西。

劉安答覆鐵鷹,沒有人去過湖廣,府中也沒有添置任何的物品。

那麼可以肯定,這小撮紅土,必定是兇手留下的。

鐵鷹要尋線溯源,全力追緝刺客。

在出府之前,鐵鷹反覆叮囑劉安,對外不要提及與案情有關的話題。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