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然而,那玉佩依舊散發著溫潤的光澤,九條龍依舊栩栩如生地盤踞其上,真實得不容置疑。鐵鷹的心跳愈發劇烈,彷彿要從嗓子眼兒里蹦出來,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完全無法思考,只是獃獃地站在那裡,被這突如其來的震撼衝擊得不知所措。
“這......這......,這九龍佩可是皇家之物,你們從何處得來的?”
面對鐵鷹的驚訝,老人微微抬了抬眼皮,目光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深邃,嘴角微微上揚,卻並未言語。小孩則是一臉的風輕雲淡,雙手抱在胸前。
過了一會兒,老人緩緩開口,他那望向深邃遠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感慨,然後嘆了一口氣,對鐵鷹說道:“鐵捕頭,你可知道 35 年前的那次淮江之亂?”
鐵鷹聽到老人的話,神色一怔,臉上露出思索的表情,似乎在努力回憶着什麼。片刻后,他皺着眉頭回答道:“淮江之亂?我......我好像有點印象,但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具體的細節我記不太清了。”
老人輕輕搖了搖頭,目光變得有些悠遠,彷彿陷入了對往昔的回憶之中。他緩緩說道:“35 年前的淮江之亂,那可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啊。當時局勢動蕩,各方勢力紛爭不斷......。
鐵鷹和沈秋霜在一旁耐心的聽着老人的講述,老人的講述娓娓道來。說道那場淮江之亂,有時他會不經意的嘆氣,眼神顯出深深的憂傷。
“那時候,淮江兩岸本是一片繁榮之景,商船往來不斷,百姓安居樂業。可誰知,朝廷的一場決策失誤,竟引發了一系列的災禍。”
老人的聲音略微顫抖,“賦稅猛增,百姓苦不堪言,終於忍無可忍,紛紛揭竿而起。”
老人沉默片刻,繼續說道:“起初,起義軍勢如破竹,朝廷連連敗退。但朝廷怎會甘心,於是派出重兵鎮壓。那一場場戰役,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說到此處,老人重重地嘆了口氣,眼眶泛紅。
老人平復了一下情緒:“戰火紛飛中,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無辜之人命喪黃泉。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孩童在街頭哭喊着尋找父母,可他的父母早已在戰亂中離世。”
鐵鷹和沈秋霜文聽老人講述當年那場叛亂場景,之後都不由得心頭一怔,可以想象這場叛亂給當地的百姓帶來多麼深重的災難。
接着,他詢問道:“老人家,那麼後來如何?”
老人回想起來,眼中似有淚光。
他說道:“朝廷當時兵源枯竭,無奈之下讓各地的王爺自行徵調兵馬。那時的忠順王,眼見百姓流離失所,兵源也極度匱乏,根本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軍隊。而就在這時,又爆出朝廷運往淮江的軍糧,在途中意外丟失了。聖上聽聞后大怒,讓忠順王在徵兵的同時,還要協助把糧草徵集上來。可百姓們那時連吃飯都成問題,哪還有糧草啊!於是忠順王上書朝廷,說明實際情況,結果卻被人誣陷,說他懷有私心,對朝廷不忠。”
沈秋霜俏眉一揚接着問道老人家,那後來呢?
老人嘆道:“後來,後來聖上龍顏震怒,下令調查忠順王府。就在一個晚上,瑞王帶着禁軍來到了忠順王府,他從忠順王府搜出兩封密信。這兩封密信是寫給忠順王的,信中之人在這次叛亂中,教唆忠順王即使不舉兵起事,也不要幫助朝廷徵集糧草,調遣兵將。”
瑞王拿着密信,臉上露出得意之色,大聲喝道:“忠順王,你還有何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