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好小子,要是真被他做成了這件事情,那還得了啊!”

“真正的功在當代,又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只不過!”

“真要做成這件事情,得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暫且不說,所需要消耗的金錢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你背後有沈萬三的支持,怕是也完不成吧!”

“十個村為中心,建立一所小學學堂,大明疆域何等廣闊,怕是至少都得建立十萬所小學學堂吧!”

“單單是建立小學學堂,怕是就得耗費幾億兩吧!”

“還有中學和高中,雖然不需要建立這麼多,但加一起也得好幾千萬兩白銀吧!建立了學堂,得給他們印書吧!”

“要是沒有書,這些小孩子如何讀書呢?”

“書的價格,可不便宜啊!”

“尋常老百姓家,根本就買不起昂貴的書,就拿咱當初來說,整個村子裡面上百口人,也就只有一兩家人能夠買得起書。”

“還有紙張這個東西,也是不便宜的。”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就算是小學學堂建成了,哪來這麼多教書先生,一個小學學堂,至少得三五個教書先生吧!”

“十萬所小學學堂,那得幾十萬的教書先生。”

“整個大明帝國,所有會認字的人加一起,怕是都湊不出三十萬人來吧!自己都不認識字,這還怎麼去教書啊!”

這一點,老朱還真是一點都沒有作假。

別說大明那個時代的文盲率,就說建國初期那會兒,全國上下的文盲率都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八十。

也就是說,五個人裡面,就只有一個人會認字。

那就更不用說大明這個時代了,平均下來,一百個人裡面,都不知道有沒有一個人會讀書認字。

洪武初期,全國上下的人口,大概在五千萬左右。

就算是按照百分之一這個概率,也就只有五十萬人會讀書認字。

而事實上,人數絕對比這個還低。

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有資格教書的,在古代社會之中,只有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之後,才能有資格去教書。

若沒有秀才功名,你自己都是一個半吊子,讓別人怎麼相信你呢?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