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2)

第101章

“徐大人此前說過,台府之中有主謀的內應。換言之,內應也是知道台府有密盒存在的,只要說出來,我們便會大肆尋找。找到密盒,經工造司之手打開,便可得到吳應雄的罪證。”

“幕後主謀構陷吳應雄的手法是,通過人物關係的暗示...以及借我們大理寺之手證實!由此可見,此人極為了解我們大理寺的行事規則!”

龐奇一口氣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猜測,不可否認,聽着倒也算有理有據。

徐安聽后,眼前一亮,不禁贊道:“分析得不錯!但並不完整,還有嗎?主謀如何牽引到駱家?”

龐奇答道:“有!正如大人此前所說,事實上台府之人並未死絕,一些在案發前調離的官員還活着!而且,就在內閣三部中任職。他們也知道有密盒存在的,兇手本來想借這些離任官員之口引出密盒。”

“但當中出現了一個變數,那就是徐大人,你!”

“幕後主謀沒想到你逃過一劫,並參與到案件的追查中。於是便出現了一個“意外”:密盒的信息不是通過離任官員之口讓大理寺得知,而是徐大人說了出來。”

“不過這並不妨礙幕後主謀的鋪排,主謀的最終目的只是讓我們知道有密盒存在,並延伸到杏園即可,其他的無關輕重!”

“而杏園密室中的百餘殺手,是留下送死的。理由是要讓我們聯想到駱家和長公主,繼而發現剛才那條密道!密道有三處岔口,其中指向廷尉府的那條,就是為了讓駱英這個府尹染上嫌疑。另一條直接指向駱家大院,就更不必說!”

“至此,主謀的計劃雛形顯現。他們先借大理寺之手,完成構陷吳應雄的安排,而後再經吳應雄牽連到駱家!”

“主謀最想看到的結果就是,三司認定...駱家因十幾年駱英負傷一事記恨李放,繼而誣陷李放通敵在先,為掩飾真相殘殺台府在後。”

“吳應雄便是幫凶,駱家和長公主自然就是主謀。徐大人,不知...下官這個猜測是否有成立的可能?”

徐安讚許的目光,微微點頭:“不無可能!但幕後主謀若是想將吳應雄和駱家定為幫凶與主謀的關係,僅靠表象證據,明顯不夠。你們想想看,吳應雄有何理由成為駱家的幫凶?陛下怎會輕易相信這點?”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