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早在御史案發後的第四天,徐安從詔獄出來那時,通過大理寺已知的案卷調查,認定了內閣三部的協同作案嫌疑。
為了趕在七天內迅速找出眉目,便與唐敖父女聯合突襲三部。
徐安闖入戶部大院,證實了自己成為漏網之魚的直接原因。
唐慕清攜府兵突襲吏部,卻突發吏部檔案庫大火,涉及官員調度的關鍵信息遺失,線索中斷。
雖說後來徐安根據其他信息,暫時推翻了吏部直接參与兇案的嫌疑,但這並不代表吏部就毫無貓膩。
而徐安暫且認定吏部沒有直接嫌疑的主因,只在於曹懷興這個變節者。有了他的存在,幕後主謀不需要經過吏部派出內應,也可得到所有台府官員的準確信息。
相反,吏部暫無嫌疑,而主謀卻故意製造檔案室大火來混淆視聽,不外乎是想誤導徐安的調查方向,欲蓋彌彰。
唐敖親自帶領禁衛直搗兵部與皇城司之時,也有意外發生。
兵部左侍郎竟臨陣悖逆,大罵皇帝昏庸無度,並舉兵阻止禁衛進入,導致雙方發生了流血事件。
那名兵部侍郎被禁衛當場格殺,隨之舉事的兵員也無一生還。
一開始得知這個消息時,徐sir並不感意外。
兵部有人膽敢悖逆,便說明他們做賊心虛,恰好證實了徐安對兵部的懷疑。